文/張瑜
“打個電話,就能省下15%,還可以上門辦手續。”最近,各大媒體上電話車險的廣告打得格外熱鬧。
杭州車主方先生在詢價后發現,雖然同為電話車險,不同保險公司的報價相差還是蠻大的。“同樣一輛車,A公司和B公司的報價居然相差2000多元,這也太離譜了吧。”
讀者爆料:
40多萬元的車 保費相差2000多元
自從2007年平安保險拿到首張車險電銷業務的牌照后,這幾年,人保、太平洋、安邦、天平、華泰等保險公司紛紛加入這個陣營。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財險部主任朱瀟磊告訴金周訊,現在已有12家保險公司在浙江開展了電話車險業務。
對于車主來說,電話車險最大的優勢恐怕就是價格了。一家保險公司的車險銷售人員給我們算了一筆賬。他說,以一單4000元的車輛商業險為例,在傳統渠道投保,受保監局的7折令限制,其保單價格最低可以降到2800元。而同樣的情況在電話車險上卻能有更進一步的優惠,因為按照規定,電話車險的好多商業車險可以在7折的基礎上再優惠15%,也就是說,這單保險如果通過電話車險做,還可以有400多元的降價空間。
杭州車主方先生就是受了這種誘惑轉投了電話車險。不過他在詢價后發現,不同保險公司之間的價格差距非常大。
方先生的車是一輛奔馳C230,新車價42.8萬元,保險在今年11月份到期。
上周,方先生撥打了一家規模比較大的保險公司的投保電話,報了車牌號和車架號等信息,準備投保交強險、車損險、50萬元的第三者責任險、5個座位險和不計免賠險。對方把各項信息輸入后,報了一個價格:8000多元。“我一聽嚇了一跳,怎么比去年在保險業務員那里買的還貴啊。”方先生說,去年他投保項目跟今年一樣,但價格是7000多元。
隨后,方先生又選擇了一家規模稍小的保險公司詢價,對方算了一下,說只需要6000多元就夠了。“一樣的車子,保的項目也完全相同,差價居然有2000多元。真沒想到,同樣是電話車險,居然也有那么大的差別。”
記者體驗:
10萬元小車 保費相差近400元
電話車險的價格真有那么大的差別嗎?正好,我的車12月底保險要到期了,本周一,我向幾家保險公司打聽了一下價格。
我的車基本信息如下:廣汽豐田雅力士1.6L,2008年12月購買,新車價10.92萬元,第一年出過一次單車事故,保險公司賠了600元,第二年到目前為止沒有理賠過。今年準備投保交強險、車損險、30萬元的第三者責任險、5個座位險和不計免賠險。由于沒有提供車架號,一些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實際保費可能會略有出入。
華泰財險:保費共3020元
工號70033的工作人員接的電話。商業險報價2260元,交強險760元。可以提供上門刷卡付費服務,付錢后一兩天內會把正式的保單送上門。
安邦財險:保費共3100元
工號2157的工作人員接的電話。商業險報價2340元,交強險760元。可以上門收費,但不能刷卡,只收取現金。
中國人壽:保費共3101元
工號60049的工作人員接的電話。商業險報價2341元,交強險760元。上門收費,可以刷卡,并且付款后當天就可以把保單送來。
人保財險:上一年度有過理賠記錄的,不辦理電話車險。
接電話的工作人員問了我的車牌號碼,查詢后稱,上一年有出險記錄(其實是前一年的,被記錄到今年內了),公司規定,對于杭州市區的車輛,凡是上一年有出險記錄的,第二年都不予辦理電話車險。
平安財險:保費共3068元
工號29014的工作人員接的電話。商業險報價2308元,交強險760元。上門收費,可以刷卡,正式的保單在付款后的三個工作日內送上門。
太平洋財險:保費共2829元
工號8169的工作人員接的電話。商業險報價2069元,交強險760元。上門收費,可以刷卡,保單在付款后的第二天送上門。
天平保險:保費共2730元
工號50902的工作人員接的電話。商業險報價1970元,交強險760元。可以通過信用卡直接扣款。
對比結果:詢問了7家保險公司,最高價和最低價相差371元,不像方先生那輛車的差價那么離譜,不過對于一輛折舊后不到10萬元的小型車來說,這樣的差價也不算小了。
回家后我找出了去年的保單,當時是通過4S店購買的,商業險加交強險的價格是3158元,比報價最高的電話車險高不了多少——這還沒將車價折舊因素計算在內。
就在前幾天,某財險的代理公司業務員曾主動給我打電話,報的價格是29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