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市場上出現的搶購食鹽及個別經營者趁機漲價的情況,江蘇省市物價局昨日在第一時間啟動了緊急預案。昨日早晨7點30分開始,省物價局全系統1398名檢查人員全部出動檢查,南京市區縣共出動了20個檢查組120余名檢查干部,對各大超市、農貿市場等食鹽價格和供應情況進行了檢查和宣傳。
12358熱線一度被打爆
記者了解到,從目前檢查的總體情況看,市民對食鹽的購買量劇增,各大超市食鹽供應趨緊,相當一部分超市昨日上午就已出現脫銷情況。很多消費者撥打12358電話投訴食鹽加價,12358熱線一度被打爆。鑒于食鹽供應緊張的情況,已波及到其他相關商品的價格,個別農貿市場銷售的海帶價格由每500克6-7元漲至15元左右。
省物價局檢查分局局長鞠亞芳表示,所有檢查中發現的加價銷售行為,有證據來不及現場處理的取證后后期處理,對于情節嚴重的價格違法行為,將按照最高限從嚴從重處罰。而對于農貿市場,由于個體經營者不開發票,相關證據難以收集,發現有加價銷售的,一律現場責令糾正。
昨日傍晚,記者從南京市物價部門獲悉,已經有超市因為擅自加價被處罰:南京市雨花臺區曉青上海華聯超市加盟店不執行政府定價,昨日在銷售淮牌精制鹽(320克)每袋超過政府定價1元的5倍銷售,每袋售價5元,市物價局表示,已經按規定沒收當事人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奉。
散布漲價謠言最高罰300萬
昨日晚些時候,南京市物價局又緊急發布了一則《關于規范食鹽等相關商品經營者價格行為的提醒函》,要求食鹽及相關商品經營者不得擅自漲價,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不得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惡意囤積。
提醒函中也將處罰措施一一列出,記者了解到,不僅不執行政府定價擅自加價會被嚴處,散布謠言哄抬價格也將被從重從快處罰:對不執行食鹽等相關商品政府定價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奉;沒有違法所得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奉,情節較重的最高可處以200萬元奉;對在食鹽等相關商品經營中有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的,最高可處以300萬元奉;對在食鹽等相關商品經營中有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的最高可處以500萬元奉;對在食鹽等相關商品經營中采取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數量等手段,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最高可處以20萬元奉;對在食鹽等相關商品經營中有價格欺詐行為的,最高可處以50萬元奉。
食鹽政府定價全部公布
昨日,南京市物價部門火速在其官網南京價格信息網http://www.njprice.com/上公布了所有在售品牌食鹽的政府定價。市民可以登錄查看,凡是銷售價格超出政府定價,一律都屬于擅自加價,您可以撥打12358舉報。
記者從省物價局了解到,物價部門正和工商部門緊急磋商,不排除采取聯合執法的行為,對于情節嚴重的加價個體經營戶,將可能現場吊銷營業執照。
南京市工商局:今天專項檢查鹽業市場
為了防止囤積居奇、高價倒賣,昨天南京市工商局稱,他們已經作出部署,今天就對整個鹽業市場進行專項檢查。公平交易局將針對小商販故意囤積賣高價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查處。同時,工商局也呼吁消費者,發現有囤積居奇、賣高價行為的話,及時撥打12315投訴熱線,他們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南京市商務局:建議一人限購5袋
南京市商務局告訴記者,商務局已經和鹽業局召開了聯席會議。會議透露,南京的食鹽儲備充足,南京市鹽業局本來有1800噸的儲備,昨天緊急向外面放了800噸儲備,相信周五早上所有的超市都會上架。商務局也建議超市賣場,設立一定的限購額度,比如一人限購5袋左右,保障消費者的正常消費需求。
專家辟謠現在就吃點碘片有害無益
新華報業網訊 核輻射突發事件發生后,如果空氣中放射性碘的濃度過高,人有可能攝入放射性碘,并集中在甲狀腺內,使這個器官受到較大劑量的照射;此時服用碘片就可減少甲狀腺吸收放射性的碘。如果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時服用碘片,就能阻斷90%放射性碘在甲狀腺內的沉積。在吸入放射性碘數小時內服用碘片,仍可使甲狀腺吸收放射性碘的量降低一半左右。對成年人推薦的服用量為100毫克碘,對孕婦和3~12歲的兒童,服用量為50毫克,3歲以下兒童服用量為25毫克。但是,碘片也只能阻斷放射性碘的吸收,對其他放射性物質是沒有作用的。
世界衛生組織提醒大家,碘片的服用要根據政府的指示,只有政府在評估事故狀態以后才能決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不能僅憑個人主觀臆斷或因恐懼而擅自服用。過量服用碘也會危害人體健康,如引起甲狀腺腫和碘致甲亢。就目前情況而言,服用碘片有害無益。
吃加碘鹽防輻射無濟于事
目前,市面上有人搶購加碘鹽,對此,專家表示,這是大可不必的。因為每公斤加碘鹽中碘含量只有35±15毫克,一般每人每天攝入6克的鹽,最多只能攝入碘0.21毫克,所以服用加碘鹽對防止吸收放射性碘根本是無濟于事的。另外,就目前情況而言,無需采取措施防止吸收放射性碘。
至于部分市民擔心市場上的食用鹽被海水污染而不能食用,省鹽業集團專家指出,目前江蘇市場上銷售的食用鹽多數是井礦鹽,采自1000多米的地下,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核輻射影響食鹽?沒有的事
晨報訊(通訊員 陶為爍 記者 王晶卉) 日本的核泄漏事件是否會危及食鹽制造過程昨天,記者專門就此采訪了復旦大學化學系岳斌教授。
岳斌說,日本核電站附近海水被輻射的劑量,影響到底有多大他并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福島核泄漏對我國海水并沒有影響。首先因為我國沿海的鹽場與福島的距離很遠,而輻射的物質進入了大海,經過那么長的距離,立刻就會被稀釋幾萬甚至幾十萬倍,這樣的影響將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其實,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最終要看洋流。福島沿岸洋流主要是往東北方向,即阿拉斯加和北美,對我國沿海幾乎沒有任何影響。日本那邊的海水對我國幾大主要的鹽場如山東半島、蘇北、廣東附近的鹽場完全影響不到。
“從制鹽過程來看,核輻射對食鹽的影響也不存在。”岳斌說,對鹽的制造會起影響的放射性物質可能最嚴重的是銫,但是銫的離子非常重,即使到了海水里,馬上就會在不遠的地方沉降到海底,進入海床,不可能隨海水漂到兩千公里以外的地方。而從制鹽的過程來看,海水里不只有鈉離子一種金屬,還有很多其他的離子和金屬。但是我們吃的鹽,只需要氯化鈉,那些沒用的甚至是有害的金屬離子,在制鹽過程中需要去除。因此,現代工業中,都使用多次結晶的方法,通過控制工藝流程,把其他的金屬離子排除掉,最后只留下鈉離子等等我們需要的東西,結晶成為食鹽。因此,經過多次結晶,也會完全把放射性物質排除掉,在NaCl的晶體結構,就是我們看到的食鹽顆粒中,不會留存那些放射性的東西。
有人擔心氯化鈉等物質在沒有提純前就因被污染而發生放射性變異,就像人體會發生變異一樣。對此,岳斌表示這是杞人憂天:“放射性變異對人體能產生影響,是因為人的細胞、蛋白質都是有機物,氯化鈉是無機物,怎么可能突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