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被繳獲的檸檬黃。

摸一下“玉米饅頭”手指就變黃了。
沒有一顆玉米,卻做出成千上萬個“玉米饅頭”。4月15日,溫州工商部門查處了一家“染色饅頭”作坊。據調查,3月22日至4月14日間,這家作坊共賣出這種饅頭19.48萬個。記者17日從溫州市工商部門了解到,這家每天制售數千個“染色饅頭”的無證作坊已被查處。
4月15日,溫州市工商部門對流通領域食品安全展開專項整治。當天,龍灣區工商執法人員根據此前摸底的情況,來到龍灣區狀元甘岙村甘中路一家饅頭作坊檢查,發現民房大院內停著幾輛三輪車,車上用棉被遮蓋。掀開棉被,下面盡是熱氣騰騰剛出鍋的實心饅頭。現場另一處還堆放著大量蒸熟的饅頭,其中有不少是黃色的“玉米饅頭”。執法人員用手一捏,發現雙手立刻被染黃。
該作坊條件非常簡陋。蒸籠就擺放在民房門外(帳篷內)的地上,邊上就是煤炭堆。作坊的地上滿是泥濘,四處是發霉的墻壁,還擺著睡覺的床。作坊里的工人吃、住、加工同處一室,屬于明顯的“三合一”場所。
作坊的臺面上放了5瓶液體物和3包固體物。5瓶液體物分別是“檸檬黃60”、“甜玉米香精”、“金玉米香精”;3包固體物分別是“糖精鈉”、“紅蘋果高活性干酵母”。現場一名女工表示,這些都是和面時直接加入的。
執法人員在現場還查獲一本筆記本。筆記本上記錄著從3月22日至4月14日的饅頭出售明細賬。經粗略統計,該作坊每天銷售金額在3000元左右,據此估算,每天制售“染色饅頭”達數千個。從賬本的數據看,3月22日到4月14日,24天就賣出饅頭約19.48萬個,其中有1.1萬個染色饅頭賣給了作坊附近的一所高校。
溫州質檢部門有關人士稱,檸檬黃、糖精鈉都屬于饅頭的違禁添加劑。一次性食用含有過量檸檬黃的食品,可能會引起過敏、腹瀉等癥狀,長期食用則會對人體肝臟等造成損害。經常食用含過量糖精鈉的食品,會對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害。
據悉,“染色饅頭”作坊經營者已逃跑,店員也不見蹤影。工商部門當場查封了該無證經營的“染色饅頭”作坊。警方已介入抓捕鎖定的嫌疑人。
溫州各級工商、質監部門加快調查,一是調查“染色饅頭”賣到哪家學校;二是化驗確認該作坊在制作“染色饅頭”所添加的“檸檬黃”“糖精鈉”及玉米香精等添加劑是否超標,是否不符合安全食品標準;三是查清該“黑心作坊”銷售額達多少,是否觸犯刑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