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災后重建的序幕即將拉開,我一直在思考,教育在災后重建中需要做什么?
第一,建一些真正“震不倒”的學校。據報道,這次地震中有5所“最牛”的校園巍然屹立著,沒有倒塌,他們都出自同一個建筑商。這說明,只要我們真正把校園作為最重要的建筑去用心建設,是可以最大程度地抵御各種災害的。所以,一方面,在災后重建學校時,一定要把學校建筑的質量放在重要位置。另一方面,對全國所有的學校建筑進行一次排查。在“普九”的過程中,不少地方為了應付國家驗收,確實做了不少的“急就章”。4月份我去過西部的一個省,那里的學校仍然有許多危房。所以,建議給全國所有的學校建筑一一編號,逐個排查解決。所有的排查結果要有質量監督部門與責任人簽字畫押,公開透明。
第二,進一步加強學校的生命教育。教育,首先應該為生命而存在,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成就人生,應該是生命教育的核心,而珍惜生命是生命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礎,也是所有教育的基礎。所以,應該教會我們的孩子,如何面對各種災害,學會自救與幫助別人。為此,應該有針對性地讓學生了解火災、颶風、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特點與應對措施,并且進行自救與救助別人的演習。同時,對溺水、心臟病發作甚至常見疾病等,也要有應知應會的基本要求。
第三,應該對災區學生的升學與讀書有系統的安排。建議盡快啟動孤兒認領的程序,讓孤兒盡快來到新的家庭和新的學校,要確保這些孩子有學可上。參加高考的學生,除了參加國家的統一考試,可以在一部分職業院校采取免試入學的辦法。
第四,要大面積心理援助教師與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如今,已經有一線心理專家前往災區,但中國的心理學工作者數量非常少,而且缺少相應的專業知識與經驗,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心理專家一對一對這些心理創傷者采取干預措施,培訓志愿者的周期又會比較長。而對災后的心理創傷的治療,卻是越及時效果越好。
從近幾年的兒童閱讀實驗中,我的新教育研究院的同事們受到啟發,認為兒童故事和歌曲具有非常重要的醫治心理創傷的功能。如白雪公主、丑小鴨、灰姑娘、田螺姑娘、小紅帽等童話故事,就具有神秘的治療作用,加上親切平和的聲音,可以伴隨孤獨的孩子走過最孤獨的時光。為此,我們制定出《地震災后短期內兒童心理干預項目方案》,準備用兒童繪本加上小型播放機,實施較大面積的災后兒童心理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