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霸作為一種衛浴取暖設備早已走入尋常百姓家。回家打開溫熱的浴霸,沖去一身勞累和汗水,讓人盡享生活的愜意。然而這種生活的愜意并非人人都能盡享,由于某些劣質浴霸依然充斥市場,讓許多洗浴人領略了身涼心寒的滋味。
市民楊某住進新樓房后,做的首件事情就是花100多元在衛生間里安裝了浴霸,為家人日后洗浴做好了準備。可就在當天晚上晚上為兒子洗澡時,浴霸上的四個燈泡就滅了三個。這讓楊某很惱火,多虧天氣剛入秋氣溫尚可,如果在冬天,3歲的小兒如何能受得了。第二天,楊某來到燈具店要求賠償,燈具店老板態度很好,二話沒說立即為楊某更換了三個燈泡。誰知沒過幾天剛更換的燈泡又壞了兩個,心煩的楊某很快又找到店老板,這回燈具店說啥不認賬了,堅持說是楊某使用不當或電壓不穩定造成的,如果繼續更換需重新付款。最后協商無果只好向轄區工商部門訴說了原委,并要求燈具店賠償損失。
接到投訴后,招遠工商部門立即派出執法人員趕赴燈具店進行了實地調查,發現楊某購買的浴霸是外地一個體私營小型生產廠家生產的,品名及商標并未注冊。經細致察看,發現這款浴霸做工粗糙,外殼輕薄明顯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執法人員隨后來到楊某家里,在物業公司的幫助下經檢測電壓情況穩定,初步結論屬于浴霸燈泡質量問題。最后,通過執法人員與燈具店協商,同意為楊某做退貨處理。同時對于燈具店的該批次浴霸及燈泡,執法人員進行了抽樣取證,送技術部門檢測,等待檢測結果再做處理。
伴隨著浴霸市場的熱銷,質量問題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針對消費者對浴霸產品的投訴,招遠工商局聯合市技術監督部門組織專門力量對轄區內的浴霸等衛浴工具、燈具進行了監督檢查。發現個別質量低劣、不合格浴霸、燈具、坐便器等產品依然充斥市場。在一家專營燈具和衛浴器具的個體商店,執法人員發現有的浴霸產品周身包裝全部是英文,沒有一個漢字說明,顯然不符合《產品質量法》的要求。還有的一眼就能看出的做工粗糙的產品卻用國內某知名廠家的名牌外包裝,而價格卻不足百元。對明顯不合格的浴霸商品,工商執法人員依法當場實施封存,并立案。對標識不合乎要求的商品責令下架改正。
目前已經有3家個體經營戶被立案處理。有7個不同型號的浴霸產品正在接受技術部門的檢測,不合格產品將退出市場。據市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負責人介紹說,從近幾年國家相關質量抽查結果來看,奧普、美的等著名品牌的產品質量比較好,在消費市場中享有盛譽,但整個行業的抽樣合格率并不高,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接地端子、標志、電氣強度、內部布線達不到標準要求。其原因就在于浴霸生產工藝簡單,易于制作,一些小企業特別是一些家庭作坊式的企業從外部購入部件進行組裝,這些企業質量意識普遍淡薄,缺少懂技術的專業人員,沒有完整的工藝安全要求和管理制度。他們簡化生產、檢驗工序,使用不合格原材料,給產品埋下了安全隱患。同時,由于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少有創新,除極少數企業有自主研發外,大多數廠家的產品基本靠面罩的簡單變化過日子,只能將價格戰作為謀求市場的主要方法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