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務有缺陷 空調高投訴背后的行業缺失
時間:2008-03-11 14:57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
為什么空調質量合格率高了,投訴量卻沒有減少———
具備專業空調安裝技能的操作工,全市只有2000人左右,市場缺口在8000人以上。
市質監局12365投訴舉報中心公布了空調產品顧客滿意度測評結果:上海市場家用空調產品和服務質量的總體滿意度為77.46,勉強達到較滿意水平,但在銷售、安裝、維修等具體環節上,消費者只給出60分左右的及格分。
來自市消保委的統計數據顯示,市場對家用空調的滿意率依舊不高:在今年七八月間,12315熱線每天都能接到幾十個乃至上百個有關空調的投訴,空調產品已成為夏令季節當仁不讓的投訴大戶。
細聽消費者呼聲,再看昨天的滿意度測評結果,記者發現,在空調高投訴量的背后,其實是一個又一個的行業缺失。
矛盾的數據
在12365質量熱線的記錄中,空調投訴量逐年走高:2004年1344件,在各種產品質量投訴中排名第三;2005年2289件,排名第二;2006年928件,數量似乎有所減少,實際情況卻是當年投訴總量明顯降低,而空調投訴數量已占所有投訴量的10.2%,依舊在投訴榜中排名第二。
難道,家用空調質量真能引起消費者那么多不滿?
事實并非如此。從市質監局的抽查統計看,空調質量合格率已從2004年的88.9%躍上今年的100%,市場上的空調質量堪稱響當當。
為什么質量合格率高了,投訴量卻沒有減少?在本次滿意度調查中,12365投訴舉報中心委托市質協用戶評價中心,通過電話、上門、座談會等方式,調查了數百戶家庭。專家最后發現,在消費者認為的空調質量問題中,一半以上是由安裝、維修等服務不到位引起的。市民周女士的經歷,就是比較典型的一個例子:
家住真北路的周女士于去年5月購買了一臺品牌空調,可購買后,空調幾乎沒有正常工作過,哪怕37攝氏度的大熱天也不制冷,還時不時停機。為了這個問題,周女士總共報修9次。盡管每次維修人員都能上門服務,卻找不到空調不能工作的原因。在今年7月初第9次維修未果的情況下,周女士忍無可忍地撥打了12315熱線,對空調的質量提出嚴重質疑。經過一番協調,周女士家的空調問題終于解決,問題成因也不復雜:她家連接空調的電線容量偏小,只需更換電線即可。
像周女士這樣將非空調質量問題當作空調質量問題的消費者,還大有人在。可作為非專業的消費者,沒有理由責備他們“冤枉”生產廠家。應該追究的,是空調行業的服務質量。正是生產、銷售企業在服務上的薄弱環節,大大影響了空調品質在消費者心中的分數。
8000人缺口
導致空調安裝、維修服務漏洞百出,在于行業中缺乏一支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操作人員隊伍。空調的銷售和使用具有較強的季節性,在盛夏季節,一家賣場每天銷售成百上千臺空調并不稀奇。這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需要有足夠的安裝人員為消費者安裝、有足夠的技術人員負責售后服務。如今,這里卻有巨大的缺口。
上海家用電器行業協會秘書長繆根指出,僅空調安裝工一項,目前上海已有1萬名左右的操作工,但依舊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在初夏等安裝空調的高峰時節,有些安裝工一天要為4戶以上的人家安裝。更嚴重的是,這1萬人中很多并不具備足夠的安裝知識,有些甚至不了解最基本的安全常識。據繆根估計,具備專業空調安裝技能的操作工,全市只有2000人左右,市場缺口在8000人以上。至于維修、保養方面,缺口情況類似。
據悉,空調安裝工、維修工主要分兩種,一種由生產企業自己培訓后上崗,還有一種則由生產企業外包給超市賣場等經銷商。其中,前者的專業素質優于后者,而后者由于承擔了多個品牌的安裝、維修任務,難免會出現“顧頭不顧腳”的情況。部分經銷商甚至在銷售高峰期降低要求,隨意擴充安裝、維修工人數量,致使服務質量得不到保證。本次顧客滿意度調查顯示,高達33.5%的空調在維修后出現了重復故障。
令人遺憾的是,尚沒有機構或部門對這一現象給出有效監管。造成這一結果的重要原因,在于空調行業還沒有專門為安裝工等操作人員設置的工作準入門檻。目前勉強和空調安裝維修有關的資質證書分兩種,一種是特種作業操作證,另一種是專項技能等級證書。可前者主要針對攀高等危險事項進行安全培訓,并不包括空調安裝維修的具體技能;后者卻綜合了各種家電維修知識,內容比較多,不能凸顯空調特點,對不少學歷偏低的工作人員來說,難度較大。可見,在某種程度上,空調行業壓根沒有專門的操作資質證書。而這,不利于有關方面對操作人員進行管理,也給消費者挑選滿意服務造成了影響。專家呼吁,有必要出臺專門針對空調行業的操作技能培訓和資質考核,為市場培育一批相對穩定、能夠提供專業服務的操作人員隊伍。
三大服務缺陷
本次調查還發現,消費者對空調的銷售服務也頗有微詞。生產企業或經銷商不恰當的銷售方法,可能使消費者對空調性能產生誤解,從而增加了投訴的發生率。不少消費者提出,提高空調產品滿意度,首先要從完善銷售服務做起。
綜合調查結果和消費者投訴記錄,可以發現空調的銷售服務主要存在三方面缺陷,分別是銷售人員虛假承諾、主觀推薦產品和不科學介紹使用方法。
在市消保委調解的空調產品糾紛中,絕大多數由經營者輕易承諾造成。例如,明明空調還在廣東生產商的倉庫中,經營者承諾當天就能向消費者送貨;明明兩個工作人員搭檔,一天最多安裝4臺空調,生產商卻為他們安排6戶消費者家庭……送貨、安裝過程中還可能因各種意外情況延誤整個流程,可經營者、生產商未將其計算在內,以至于屢屢失信于消費者。
市消保委為此指出,經營者和生產者在銷售維修空調時必須提供言而有信的服務。必要時,經營者還應制訂應急預案,減少意外事故造成的影響。消費者建議,商家應給出一個服務時間段,讓用戶早作準備;具體服務時間則提前確定并告知,屆時準時到達,避免消費者空等。
主觀推薦產品是另一個服務缺陷。在本次滿意度測評中,很多消費者提到,銷售人員過度熱情,往往片面宣傳產品優點,缺少對產品客觀性能的描述。目前,大部分空調銷售都采取廠商派工作人員前往經銷場所的促銷方法,很少有經銷商直接提供銷售咨詢服務。在這種情況下,不專業的消費者不得不自己比較各種空調性能,容易在使用時出現種種問題。
不科學地介紹使用方法也令消費者不滿。有些銷售人員一味向消費者推薦功率大、價格貴的產品,卻忽視了消費者的實際情況,包括房間大小、購買能力等。而有些大功率的空調并不適合小房間,不僅浪費能源,且由于功率過大,還會帶來安全隱患。有些銷售人員甚至不了解“能效等級”的具體含義,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為消費者合理選擇設置了層層障礙。可見,提高銷售人員的專業素質,也是空調行業迫在眉睫的任務。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