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冰箱能效等級升級的事情終于塵埃落定,據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成建宏透露,《家用電冰箱耗電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標準審定稿不僅完成,并且已經報送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審查部,預計3個月后完成審查,之后再進行國際公示,如果順利,最快明年下半年可以公布,初步計劃2009年正式實施。
據介紹,新修訂的冰箱能效國家標準在原標準的基礎上,能效指標大幅度提高,其中冷藏冷凍箱能效1級提高了27%,能效限定值提高了20%,與老標準相比,能效限定值提高了2個等級,也就是說新標準能效5級相當于老標準能效3級水平;冷藏箱、冷凍箱能效限定值提高了1個等級,即新標準的能效5級相當于老標準能效4級水平,而新標準中冷藏冷凍箱能效1級指標已接近歐盟A++水平。同時,新標準考慮到不同類型冰箱產品的特點,將能效做了分別的限定,其中包括5類冰箱:普通的具有冷凍冷藏的兩門冰箱(即冷凍冷藏箱)、冷凍箱(即通常說的“冷柜”)、冷藏箱(即通常所說的只有冷藏功能的“小冰箱”)、多溫區冰箱、具有穿透式制冰功能的大冰箱。
據了解,現行的冰箱能效標準發端于20世紀80年代中末期,當時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制定了第一批共9項家用電器能效標準,家用冰箱便在其中。1999年有關部門對冰箱能效標準進行了第一次修訂;2003年在GEF(國際環境基金)的支持下,我國冰箱能效標準進行了第二次修訂,此次修訂設定了能效等級的要求,強制性淘汰了能效等級低的產品。但是僅僅3年之后,冰箱能效標準的制定者們就又面臨了同樣的問題??能效標準已經不能完全起到區分冰箱質量的作用。
造成冰箱能效標準“籠小鳥大”現狀的最大原因在于節能冰箱的飛速發展。“目前節能冰箱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在70%以上。”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霍杜芳表示。據介紹,這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始于1999年GEF的介入。該項目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對冰箱企業、壓縮機企業的技術推動以及對零售商、消費者的市場拉動,提高我國冰箱的節能水平并消除節能冰箱在我國商業化的障礙,實現大幅度節能,從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與此同時,對開門、三開門冰箱以及冷柜等產品游離于現行冰箱標準的灰色地帶,給市場上能效標準的執行造成了混亂。與之相關的反應就是眾多企業尤其是實力強大的企業開始發出聲音,希望能夠有一個新的標準來界定自己的“超節能”產品。
采訪中,業內專家均認為,目前我國主流冰箱品牌基本上都是節能冰箱(即2級或2級以上),也都有超過老標準1級并達到新標準1級的產品,所以新標準對企業來說沒有任何技術難度,也不會增加企業的成本。
成建宏表示,新標準將采用新的標識,新標識目前正在制定中。隨著新能效標準的頒布實施,冰箱能效標識的更換工作也將展開。(桑雪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