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總局宣傳管理司工作人員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廣電企業融資上市研究課題組工作進展順利,已和各地廣電企業和投融資機構做了積極溝通,最終將會形成一個指導方針,并在合適的時間推出,來推動和規范廣電企業上市。屆時將有效地解決廣電企業在三網融合進程中的融資難題。
據消息人士近日透露,作為國內最早推進三網融合核心業務IP T V、手機電視和互聯網電視的百視通正在籌劃在創業板上市;江蘇有線、湖北廣電、湖南廣電等眾多廣電企業,也已紛紛拋出各自的上市規劃。分析人士稱,隨著三網融合試點的全面展開,不少廣電企業的資金壓力日漸突出,而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尚不能迅速填補三網融合進程中的巨大投資缺口,所以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廣電企業試圖通過上市來破解三網融合融資瓶頸。
困境
面臨3000億元資金缺口
“對廣電企業來說,現在三網融合的重點工作就是網絡的升級改造,要搞建設就得要錢。”一位湖南廣電企業的負責人這樣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他介紹:“誰都知道三網融合是廣電企業的新一輪機會,但目前的情況是,除了上海、湖南、江蘇等幾家大的廣電企業,誰都拿不出足夠資金來。”
國務院三網融合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估算,三網融合將啟動的相關產業市場規模達6880億元。其中,廣電雙向網絡改造、機頂盒更新以及基于音視頻內容的信息服務系統的投資需求,約為2490億元;而和三網融合緊密相關的下一代寬帶網(N G B)的投資需求則為3000億元。
中國工程院數據顯示,未來5年到10年內,三網融合基礎網絡建設的投資缺口將達到3000億元,如果算上數字網絡雙向改造、N G B網路建設、機頂盒升級換代,所需投資缺口可能翻番。
廣電專家吳純勇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目前各地有線電視網絡公司收入來源主要依靠有線電視網絡收視維護費、落地費等,但上述費用無法滿足自身網絡雙向化改造所需的巨額資金缺口。
中廣互聯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1.8億左右的有線電視用戶,已實現7000萬左右有線電視用戶的數字化改造工作,但真正實現雙向交互的有線用戶卻僅為200萬到500萬,未來仍需要巨額投資用于網絡改造等三網融合核心業務。
吳純勇認為,如果要真正形成全國有線一張網且用戶全部為雙向交互,需要進行有線網絡的雙向化改造、運維管理系統的提升、前端終端設備的改造等幾個核心工作。假設各項改造涉及用戶1 .7億,每戶雙向交互機頂盒的改造成本按500元到600元計算,所需資金高達850億到1020億元;網絡雙向改造方面,按照每戶平均成本500元到800元計算,投資額度為850億到1360億元 。 上 述 兩 項 需 要 的 資 金 量 高 達1700億元到2380億元,除此之外,各地還要對其前端系統、軟件系統等方面進行投入。如何解決如此巨大的資金缺口,將直接考驗三網融合的進程。
另據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10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展報告》數據,2009年全國廣播電影電視總收入(含財政補助收入)達到1959.50億元,其中有線電視行業總收入僅為418 .85億元,同比增長49.35億元,增長率13.36%。其中有線電視網絡收視維護費收入達到284 .62億元,同比增加34 .56億元,增長率為13.82%。
吳純勇指出,數千億元的前期投入與全行業不足300億元的年收入,在國家未大規模投入及相關政策未放開的背景下,各地廣電企業想要積極推進三網融合試點,難度很大,因此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去籌措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