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晚,市民張先生突然發現有人欲通過電話修改自己的信用卡資料,便立即撥打幾家銀行信用卡中心電話凍結賬戶。次日,有人冒名對他的信用卡進行掛失,信用卡信用中心向他核實時,他明確告知,有人冒名掛失,并向銅沛派出所報警。之后他修改了信用卡的相關信息,多家銀行的信用卡都解凍恢復正常使用,唯獨農行信用卡不僅被掛失,該行信用卡中心還扣費并一再催繳50元掛失費和20元的補卡費。
他人要電話修改信用卡資料
昨日上午,張先生向記者提供了農行信用卡中心催他的還款短信,短信內容是“您的貸記卡(尾號8447)2011年4月賬單已產生,應還款額69.02元,請于2011年5月22日前還款。”
張先生告訴記者,這張尾號“8447”的貸記卡并非他原來的卡,他原來的卡號尾號是“8243”,“8447”貸記卡是農行信用卡中心將他的“8243”貸記卡掛失后新補辦的。
張先生說,由于生意往來等需要,他辦理多家銀行的可以透支的信用卡,其中包括農行的貸記卡。在辦理卡時,他開通了短信綁定業務,即他的信用卡只要發生業務,銀行卡中心就會通過短信告知。
4月30日晚,他手機突然相繼收到建行、農行、交行三家信用卡中心發來的短信,稱有人要修改他的信用卡資料。他立即撥打了三家銀行信用卡中心的電話,查詢后得知有人用手機號碼為“136415367**”的手機撥打了信用卡中心客服熱線,表示要對信用卡資料進行修改。他立即告知三家信用卡中心,這個手機號碼非他本人的,是有人冒名操作,同時為了防止賬戶出現意外,他立即要求對信用卡賬戶進行了凍結。
農行信用卡中心辦理掛失
5月1日上午,他突然又接到銀行卡中心短信,稱有人要對他的信用卡進行掛失,使用的還是“136415367**”的手機。由于已經對賬戶進行凍結,他再次告知幾家銀行卡中心,他本人未對信用卡進行掛失。交行、建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都懷疑有人試圖盜取他信用卡內的錢財,讓他到當地派出所報警。他立即到銅沛派出所報了警。警方查詢后發現,有人用假身份信息辦理了“136415367**”的手機號,并懷疑他的個人信息和銀行卡資料等已被泄露。此后,他試圖聯系該手機時,發現已經停機。
由于發現及時,銀行賬戶都被凍結,因此未出現財產損失。建行、交行的信用卡在修改相關信息后,賬戶重新解凍繼續使用。但是農行信用卡中心卻表示,已經為他辦理了掛失手續,將給他郵寄新卡。
農行信用卡中心扣費并催還款
張先生不久又接到農行信用卡中心的電話,稱為他辦理貸記卡掛失收費50元,重新補卡20元,一共70元,已經先從他的貸記卡賬戶上代扣了。因為他貸記卡賬戶上還有幾分錢,因此實際上,他拖欠農行信用卡中心69.02元。
明明是被他人冒名掛失,且已經明確告知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建行、交行都妥善處理,而唯獨農行信用卡中心不僅聽信冒名者辦理了掛失,而且還未經過他的許可,擅自扣了70元的費用。他隨后一再和農行信用卡中心交涉,但該中心卻始終不承認失誤,反而一再催促他盡快還錢。
對于張先生反映的問題,“20107”號客服代表表示,只要身份信息核對正確,該中心就視同卡主辦理掛失。她懷疑張先生個人信息可能被泄露了。
張先生說,他曾咨詢農行信用卡中心問題如何解決,對方表示可以向上級部門投訴,但他詢問上級部門的電話,對方卻不愿提供。
律師:農行信用卡中心辦理掛失程序出錯
針對該起事件,紅杉樹律師事務所程律師表示,農行信用卡中心辦理掛失程序出錯。按照規定,銀行卡辦理掛失,可以先電話掛失,但只是應急性的,不能作為正式掛失,如果要正式掛失,必須當事人憑有效證件到銀行柜臺辦理。農行銀行卡中心在未對當事人身份核實清楚的情況下,就擅自辦理掛失,并以此為理由要求當事人支付掛失費和補卡費,是沒有任何道理的。當事人有權要求農行銀行卡中心承擔因此造成的損失。
昨日下午,記者截稿前,張先生再次給記者打來電話表示,農行信用卡中心已和他取得聯系,同意免收20元的補卡費、郵寄費,但50元的掛失費仍需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