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并存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所作的重要講話中,將當前反腐倡廉的新特點概括為“三個并存”,即成效明顯和問題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并存、群眾對反腐敗期望值不斷上升和腐敗現象短期內難以根治并存。
“三個并存”的概括既高屋建瓴,辯證地揭示了當前反腐倡廉的重要特征,也完全符合客觀實際,是謀劃、思考和推動反腐倡廉建設的基本立足點和重要遵循。
正確理解反腐倡廉成效明顯與問題突出并存。
改革開放特別黨的十六大以來,反腐倡廉理論不斷創新、懲防體系建設逐漸完善、工作措施更加有力,黨風廉政建設取得了明顯進展,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認可和國際社會的積極評價。
但是,決不能因為肯定這些成績而忽視存在的問題,應清醒地看到,當前消極腐敗現象仍較為嚴重,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腐敗案件增多,一些社會中介組織違紀違規問題時有發生,一些黨員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突出,一些腐敗分子往往集政治上蛻變、經濟上貪婪、生活上腐化于一身,一些大要案涉案金額越來越大,窩案、串案、案中案明顯增多,一些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仍較為嚴重,一些黨員干部貪圖享受、鋪張浪費、廉潔自律要求不嚴,等等。這些突出問題,仍需采取更有力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
正確理解防治力度加大和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并存。
實踐證明,近些年來,在加大查辦案件工作力度的同時,加大預防腐敗力度,努力做到既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強勁勢頭,又積極推進預防腐敗工作,加快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但是,有些反腐倡廉制度和舉措的制定落實需要一個過程,只有通過不斷集成積累才能發揮作用。當前,我國正處于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同時也是社會矛盾凸顯期,誘發腐敗問題易發多發期。因此,在這一時期會出現防治力度加大和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并存的局面。針對這一新特點,需高度警惕,不斷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更有效地遏制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勢頭。
正確理解群眾對反腐敗期望值不斷上升和腐敗現象短期內難以根治并存。
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推進,群眾參與反腐倡廉工作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同時對反腐敗期望值也在不斷上升。群眾期望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自己根本利益的同時,保障自己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期望在切實解決損害自己利益的突出問題的同時,維護好社會公平正義;期望在關注自己所思、所憂、所盼的同時,健全訴求表達機制,完善惠民政策落實保障機制;期望在參與反腐倡廉建設的同時,黨和政府繼續加大懲治腐敗力度,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廉潔環境。這是廣大群眾對反腐倡廉的新期待,必須積極回應。
腐敗現象是一個世界性痼疾,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沒有得到根治。在我國腐敗現象仍有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條件,短期內也難以根治。因此,要加倍努力,不斷探索和完善反腐倡廉的新思路新途徑新辦法,逐步鏟除滋生腐敗現象的土壤和條件,把教育的說服力、制度的約束力、監督的制衡力、改革的推動力、糾風的矯正力、懲治的威懾力有機結合起來,同步發揮作用,提升反腐倡廉建設的綜合效能,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四大挑戰
反腐倡廉建設已經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
挑戰一:面臨執政資源不斷擴大與切實維護執政資源安全的新挑戰。
中國共產黨從建黨開始就高度重視發展執政資源,歷經了革命、建設和改革,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并長期執政的黨;已經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
與革命時期和改革開放初期比,中國共產黨擁有的執政資源包括直接支配資源和間接支配資源,不知要強多少倍。這些執政資源有歷史資源、政治資源、經濟資源、組織資源、群眾資源、人才資源、制度資源、意識形態資源,等等。歷史告訴我們:對政黨而言,誰贏得資源,誰就能夠執政;誰能維護、保持和擴充資源,誰就能夠持續執政。
從現實情況看,隨著黨的執政資源的不斷擴充,維護執政資源安全的難度也隨之增大。必須針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有效防止執政資源流失,維護執政資源安全,充分利用執政資源,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長期執政的地位。
挑戰二:面臨改革攻堅,實現反腐倡廉體制機制制度突破的新挑戰。
隨著反腐敗斗爭的縱深發展,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深入推進,在反腐倡廉建設中將觸碰到越來越多體制機制制度方面的深層次問題。
比如,在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進程中,如何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同時又要防止“公民社會”陷阱的問題;在加強對權力運行監督中,創新對“一把手”監督辦法,如何有效整合監督資源,協調各監督主體,發揮整體合力的問題;在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防治腐敗工作中,如何著力創新防治公共資源交易領域腐敗的思路和辦法的問題;在治理執法不公問題時,如何著力創新防治行政執法和司法領域腐敗問題的思路和辦法;在推動“三公”消費改革中,如何積極穩妥推進“三公”消費貨幣化改革,創新解決“三公”消費問題的辦法;在構建反腐倡廉制度體系中,如何把一些已經基本成熟的制度上升到法律層面,增強制度的約束力和執行力的問題,在社會誠信建設方面,如何構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社會價值體系和誠信制度體系,夯實崇尚廉潔的社會基礎,等等。這些體制機制制度性問題突破了,反腐倡廉建設就能取得更大實效。
挑戰三:面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與發揮網絡反腐倡廉積極作用的新挑戰。
反腐倡廉離不開新技術的運用,離不開網絡新興媒體。如何充分利用新技術和網絡媒體推進反腐倡廉建設,提高懲治和預防腐敗的能力,這給紀檢監察機關和其他反腐敗機構提出了新的挑戰。
挑戰四:面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優化社會廉潔環境的新挑戰。
近年來,一些地方和部門對經濟建設“一手硬”、對社會管理“一手軟”的問題比較突出。因此,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一項緊迫的任務。反腐倡廉建設必須自覺地融入到社會建設和管理中去。要通過服務社會建設,著力解決涉及反腐倡廉的社會突出問題,努力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風尚和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