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份,整個北半球逐漸入冬,萬物凋零,氣候肅殺;而此時,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進入了夏季,陽光明媚,生機盎然。反季的澳新游,成為出境首選線路。然而,日前筆者卻接到讀者投訴,揣著錢想結伴出游澳洲的游人,連遭旅行社“閉門羹”,被告知客滿了。他們感到奇怪,現在又不是旅游旺季,游團怎么會客滿?
聽聞此事,筆者也感到納悶,從事旅游采訪20多年,向來“十一”后旅游市場便進入淡季,旅行社之間為搶奪客源競爭激烈,從未有客人要買旅游票卻被拒之門外的。這里面究竟有些什么內幕?經過一番調查后,筆者發現在部分出境游旅行社中存在拒客現象,主要體現在一老一少的年齡段。按照這些旅行社內部掌握“行情”,凡是年齡在60歲以上和18歲以下的參團者,都不能夠享受目前的市場銷售價,需要另外加錢,加價一般在800到1000元之間。這就是行業內默認的所謂年齡差別費,這種年齡差別費的“潛規則”以前一直存在。然而今年“五一”后新的“旅行社條例”以及和它相配套的“實施細則”頒布,其中第三十三條明確指出,不容許有年齡差別費,除應出游者要求提供特別服務外,違反這一規定,責令改正并罰款1萬元的處罰。
有此“高壓線”,澳洲出境游中一直順行的年齡差別費這一潛規則遭當頭棒喝,旅行社不得不收斂。但澳洲游購物又是重頭戲,那些羊毛羊絨制品以及深海魚油、化妝品、香水等,年輕游客大多會“血拼”。據不少旅行社估算,一個游團,每人在澳洲平均購物達到上萬元。游團購物多,旅行社獲得的返傭也就多,這些返傭就必然導致澳洲游市場價格下滑,甚至出現零團費和負團費,旅行社通過購物和自費項目補足團費。
但購物和自費不是“寶大祥”,大多數老年人對購物興趣不大,參加的自費項目也淺嘗輒止,于是旅行社就開始以“客滿”來拒絕,以免虧本。據筆者了解,在澳洲游中,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行規”,即每個團里60歲以上老人一般不超過5個,“內控名額”一滿便稱“客滿”。也有旅行社是明講的,要求60歲以上參團者另外加錢,但由于怕游客投訴被罰,這種加價僅限熟人,門市接待很少采用。
不過像春秋、錦江等旅行社不搞年齡差別費,但他們的澳洲游價格往往要比別人貴上幾百元到近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