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國慶黃金周今日正式開始,訪港旅游熱潮再起,但呈現“團隊游冷、個人游熱”的明顯變化。香港旅發局估計,黃金周整體內地客量逾70萬,按年升25至30%;按此推算,個人游客量將激增3成半,達到約55萬人次。
國慶黃金周前夕,羅湖口岸前內地游客大排長龍。圖片來源:文匯報
旅發局發言人表示,根據近月內地旅客訪港數字的趨勢,初步估計今年國慶黃金周的內地訪港旅客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約25至30%,總人數錄得超過70萬。翻查數據顯示,去年國慶黃金周共有59萬內地客訪港,個人游占40.7萬人次,團客則占18.3萬;倘今年團客減少15%至15.6萬,則個人游客量必須增加33.5%至54.4萬,今年才能錄得70萬總客量。
香港旅游業議會總干事董耀中透露,按國慶假期前3天的入境團登記情況估計,今年黃金周內地團量有可能較去年同期下跌10至15%,以往國慶假每日出團量達200團,料今年日均或減少20至30團,7天假期的總團量逾1100團。他相信,部分旅客會轉以個人游方式來港。
旅議會主席胡兆英表示,9月向議會登記的內地團減少約30%,“阿珍事件”令內地客更認識訪港團費應有的合理水平,今年黃金周以“誠信游”或“質量游”等標榜的中價團明顯增加,成為內地團的新勢力,估計所占份額會由以往只占7至8%,增至約15%,部分省市的訪港團團費由800多元升至約2000元,但仍有一定捧場客,整體而言團費則約升20至30%。
“阿珍事件”雖然震撼,但胡兆英認為國慶黃金周假期每年一度,相信內地客的外游意欲仍高漲,旅行團量或下跌,但個人游客量可以填補,對今年國慶內地客量錄得增長仍然樂觀。
香港入境旅游接待協會主席林和忠則表示,業界透露9月份團量的確減少,“阿珍事件”對客人心理影響為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內地旅行社“零團費”自此有所收斂,不敢推出過于低價的訪港團,整體內地團費約升20%。團費上升自然窒礙部分旅客的來港意欲,各省市中以北京和上海團等東部大城市最受影響,他個人認為,團費上升短期內或影響業界生意,但相信“陣痛”過后業界可望回復正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