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4月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8時12分報道,今天(1日),北京城區內北京站、北京西站、中央商務區等13個重點區域的白天停車收費標準將進行調整。
按照北京市發改委公布的方案,調整后13個重點區域內非居住區占道停車場白天小型車臨時停放收費標準從原來的每半小時2.5元調整為到半小時5 元,路外露天停車場、非露天停車場分別調整為每半小時4元和每半小時3元。同時,為促進占道車位周轉,減輕道路擁擠,對占道停車首次實行了累進加價政策,首小時后收費加價50%。
在招商銀行工作的王先生告訴記者,現在他每個月的停車費支出1000多元,而停車費上漲之后,對于他來說就意味著停車成本會進一步增加。
王先生:“一千多塊錢,基本上十個小時,停東方廣場地下車庫。現在是5塊可能要提到6塊,停車本身就是消耗挺大的,其實應該坐地鐵,不太方便所以才選擇開車。本身5塊錢一小時我就覺得挺貴,現在漲到6塊就更貴了,上班便捷性不太夠的話也只能開車,只能默認。”
崇外商業區地下停車場的收費員郭女士表示,目前,地下停車場使用月卡的用戶比較多,但隨著地面停車費的上調,在地下停車場臨時停車的人數肯定會增加。
郭女士:“我覺得像停車場,一般持月卡的比較多。有時候商場搞活動,地面不讓停車就往地下停車場轟,但地下停車費啊。”
目前,北京市已有超過400萬輛機動車,而在早晚高峰時段,有不少路段的行車速度與騎自行車的速度相差無幾。面對日益嚴峻的交通擁堵形勢,北京市上調重點區域停車費,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夠緩解交通壓力?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姚恩建說:“提高費用以后究竟有多大效果,現在不好說,北京現在道路建設挺快的,但是車發展的速度更快。道路設施都不夠用的時候,停車場的建設也跟不上。像這種公共設施建設,私人收入建設會有一定周期,不可能說增長就能增長,另外土地利用的限制,各方面影響因素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