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綠色”與“新能源”,似乎是這幾年車展“永恒不變”的主題。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能源危機,讓每一個有智之士,都明白——我們的能源利用方式,不得不變!而精明的汽車大佬們,自然也嗅出了這里面的商機,這次車展上的新能源產品是琳瑯滿目。
雖然所有廠家都公認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路線”應該如何走卻是爭論頗多——油電混合與純電動到底孰利孰弊一直爭論不休,就連北京車展上的展車,也分為電動與混合動力兩大陣營。我們特別挑選來其中的10款重點產品,大家不妨一起來看一看這些明日的汽車帝國,讓高油價見鬼去吧!
油電混合
相比電動車的一步到位,混合動力顯然更切合時下的國情。通常所說的混合動力是指油電混合動力,即燃料(汽油,柴油等)和電能的混合。通過電動馬達輔助發動機,達到降低油耗、減少排放的目的。
而采用這種方式的車型,多半是豪華車和大型的SUV最為不遺余力——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動力(尤其是扭矩),又能節能減排。
寶馬 寶馬7系ActiveHybrid
價格區間:229.8萬
混合動力產品在外型上大多并不是那么的標新立異,最多只是在外觀上的文字標識突出一下它獨特的動力系統。再說了,本身寶馬7系的尊容就足夠大氣,整體線條設計也偏于簡約,何必再添加多余的設計來畫蛇添足呢。
當然它的主要賣點,還是全新的動力系統,包括一臺具有雙渦管雙渦輪增壓技術、HPI高精度直噴系統的V8汽油動力單元和一臺3級同步電動馬達,動力系統總共可以提供342千瓦/465馬力的輸出功率和700Nm的強大扭矩。
只是在車身標識上,提醒著世人,它有兩顆“心”
這種采用中度混合動力技術的智能組合顯著提高了這款豪華轎車的效率和動態性能。BMW高效混合動力7系從靜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只需4.9秒,最高車速由電子限速器控制在250公里/小時。同時,在歐盟標準測試循環中,綜合耗油量僅為9.4升/100公里,比同排量汽油動力的BMW 750Li降低達17%,二氧化碳排放量為219克/公里。
混合動力系統的效率提升主要得益于智能化整車能量流管理技術,涉及電能的產生、儲存和利用。電動馬達整合在8速自動變速箱中,最大輸出功率為15千瓦 /20馬力,峰值扭矩為210Nm。只要駕駛者踩下制動踏板,電動馬達立即進入發電模式,將制動時車輛的慣性能量轉變為電能儲存在鋰離子蓄電池中。位于行李廂下的蓄電池具有很高的容量,能夠直接向電動馬達提供動力,輔助車輛起步或加速,同時實現了在發動機熄火狀態下,車輛空調、通風、娛樂等功能的正常運轉。
電動馬達整合在8速自動變速箱中
寶馬ActiveHybrid技術為駕駛者提供了依靠純電力行駛、依靠發動機動力行駛及在兩種動力結合的模式下行駛。在車速低于60公里/時的電動模式下行駛時,可實現零排放。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傳輸V8發動機和電動馬達聯合產生的強大動力,全新BMW高效混合動力7系配備了專門針對混合動力技術而新開發的8擋自動變速箱。這款達到最新標準的高技術變速箱完美融合了前所未有的換擋舒適性、運動性和高效率。
實際上,BMW高效混合動力7系在豪華高性能轎車中首次真正實現了停車時的高效車內氣候控制。乘客可以在登車前通過遙控器啟動空調系統,這樣,乘客一進入車輛,就可以享受到舒適的溫度。而且,它還是BMW首款應用發動機自動啟停功能的自動擋車型,車輛的行駛舒適性和高效性進一步提升。
● 點評:
相比純汽油版寶馬750Li最高220萬的定價,混合動力版的寶馬7系還真不算貴,還有個環保與更為強勁動力的噱頭。假如您都琢磨這個級別的車型了,何不再考慮多花個10萬,買輛更顯身份、責任感,還能在使用中節省費用的座駕呢。
保時捷 新卡宴Cayenne S Hybrid
預計售價:90萬-240萬
繼3月初在日內瓦車展正式亮相,新一代卡宴Cayenne正式在北京車展上發布。新一代卡宴在今年3月初的日內瓦車展期間正式亮相。拋開新車在外觀內飾變化的同時,重點對車輛的安全性進行了提升,同時降低了車重。而且最重要的是,新一代卡宴首次推出了混合動力版車型。
新一代卡宴長寬高為別為4846*1939*1705mm,軸距為2895mm。與上一代車型相比,新款車型的軸距加長了40mm,而車身長度比前代車型共加長了48mm。換代卡宴的一大亮點是全新的Cayenne S Hybrid混合動力車型,該車型搭載333馬力的3.0升機械增壓V6發動機與34kW(47馬力)的同步電動馬達相結合,總輸出功率為380馬力。
車身尺寸全面加長,但更讓人激賞的是它的動力系統
在電動機的努力下,新車在轉速僅為1000rpm時即可產生580Nm的峰值扭矩。這對于節油性方面的優勢而言,優勢不言而喻。
Cayenne S Hybrid車型則是保時捷推出的首款混合動力量產車。與之搭配的是一臺8速Tiptronic S變速箱。同時全系標配主動四驅系統、空氣懸掛和保時捷主動懸掛系統(PASM),在Cayenne S與Turbo車型上還可以選裝PDCC保時捷動態底盤控制系統。
四驅部分,新一代Cayenne使用名為“active all-wheel-drive”的全輪驅動系統,以后輪驅動為基礎,通過中央的多片離合結構實現動力向前軸傳遞,從而達到四驅的效果(新車后橋配電控差速鎖)。
● 點評:
既有接近轎車的舒適乘坐感受,又兼顧了越野車硬朗大氣的外形,不論行駛到哪里,都可以享受其他司機仰視的目光——這就是城市SUV的魅力所在。而新卡宴 Cayenne S Hybrid更解決了SUV油耗突出的問題,在低轉速時也能保證強勁扭力輸出——這似乎為豪華SUV的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
大眾 新途銳Hybrid
預計售價:70萬-110萬
說到卡宴就不能不說說大眾的新途銳。作為大眾第一款SUV產品,途銳與奧迪Q7、保時捷卡宴出自同一平臺。卡宴都出了新品,沒道理途銳不變。這次車展,大眾就展出了新一代途銳。
新途銳和保時捷卡宴、奧迪Q7出自同一平臺
新一代途銳采用全新的前臉設計,進氣中網和前大燈為一體式,跟國產高爾夫6有幾分相似,更加符合大眾家族最新的設計風格。而車身尺寸也有些微變化,車長增加43mm,車身高度降低20mm,只是軸距保持不變。
前后大燈是新車外觀的亮點。頭燈引入了全新的LED日間行車等,其以U型包住了行車燈。尾燈的造型與高爾夫相似。除此之外,為了取得更好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在造型上也做了一些調整,使得途銳看起來更精致的原因。
內飾部分,新車的中控布局首次發生了改變,中央的兩個空調出風口被安排在了中控液晶屏兩側。方向盤則由原來的四副變為了現在的全新的三副,與高爾夫車型類似。
途銳首次推出混合動力車型,汽油動力部分搭載V6機械增壓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333馬力,匹配一款47馬力的電動機,合并最大功率為380馬力和最大扭矩為580Nm,其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6.5秒。途銳混合動力車型可以在純電動模式下加速至48.3公里/小時。
● 點評:
從數據上看,我們很難不懷疑途銳與卡宴使用的混合動力系統是一套——兩者從平臺出身到動力系統的相似,讓人不禁懷疑,兩者是否只有車標和配置的差別。那不免讓人在選擇保時捷時會犯嘀咕——買大眾,能便宜一半呢。
江淮汽車 和悅混合動力
預計售價:12萬-15萬
當然新能源的舞臺上,不僅僅是只有國外廠商,咱們自主品牌的能量也越來越不容小視。去年底才剛剛上市的和悅,就在車展上又推出了混合動力版。
相比大多數豪華車的混合動力,江淮的這款混合動力系統,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其是以電為主、油為輔,更為節能環保,日常使用對燃料的需求也更少。
當動力電池電量低于某一定值后,內燃機起動發電機發電,與同類型燃油車相比可降低燃油消耗30%。當內燃機工作時可驅動發電機發電,從而滿足整車高速行駛時的電量平衡。在動力方面,和悅混合動力車最高車速能達到每小時120公里,最大爬坡度大于30度,如果純電力行駛,可駛里程超過50公里。
這種行駛模式能極大的節約能耗,1.0L的內燃機,廠商公布的百公里油耗僅為3.2L,與同類型燃油車相比可降低燃油消耗30%。
● 點評:
相比價格昂貴的豪車,這種低價家用車換裝新的動力系統,顯然在普及混合動力方面更為靠譜。只要換了新動力之后的價格不是很離譜,加上國家的補貼優惠政策,結合現如今的高油價,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甚至可能推翻內燃機時代呢。
吉利帝豪 帝豪GPECS-EC7
預計售價:15萬-20萬
吉利收購沃爾沃之后,可謂是自主車企中的明星企業。這次北京車展,自然也必須拿出幾款像樣的產品才行——它拿出的是1款已經即將上市的產品,串聯式混合動力GPECS-EC7,該車已經上了國家發改委的目錄。
作為吉利帝豪品牌的第一款產品,帝豪EC7在國內市場中的口碑相當不錯,這次搭載的新動力系統,使用串聯式GPECs系統,采用磷酸鐵鋰電池和1.0升發動機——就是熊貓上使用的那一款,在純電動驅動下可行駛60公里。
這個車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像其他混合動力車型一樣,低速的時候用電動,高速的時候用汽油,而是不管低速、高速情況下,都可以靠電來驅動。只有在電力耗盡的情況下,才會啟用汽油發動機。
在純電動模式下,EC7插入式混合動力車型的最大行程為50千米,而在混合動力模式下,其最大行程為800千米,可見其經濟性。這樣就能在整個行駛過程中,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真正做到無污染。
● 點評:
新能源汽車的難點就是新能源的使用和普及。雖然EC7插入式混合動力車型的資料看上去十分美好,但磷酸鐵鋰電池的成本,和日常使用時的充電問題,都讓人對其市場化充滿疑慮。
電動
除了混合動力之外,純電動車也是很多廠商看好的一個方向——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由于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
但是目前蓄電池的瓶頸制約這這一類產品的發展:蓄電池單位重量儲存的能量太少,很難保證長距離持續行駛;而且時下的汽車用電池較貴,又沒形成經濟規模,自然造成了使用成本提高。
而且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價格也影響了產業化的進程——與混合動力相比,電動車更需要基礎設施的配套,而這不是一家企業能解決的,需要各企業聯合起來與當地政府部門一起建設,才會有大規模推廣的機會。
吉利全球鷹 EK-1/EK-2
預計價格:8萬-11萬
相比一根筋押寶純電動的比亞迪,吉利要聰明得多,在混合動力與純電動車上均有布局。而EK-1作為電動版熊貓,本來說是要在去年底上市的,而一直拖到今年北京車展,依然只是個亮相。幸好這次它身邊多了輛EK-2,讓我們多少有了些新意。
EK-1和EK-2分別采用了鉛酸和鐵鋰電池系統。其中EK-1的最高時速80公里/小時、續航里程80公里;而EK-2的最高時速可達150公里、續航里程為180公里,并可在18分鐘內完成快充至80%的電量。廠商宣稱兩款電動車均將在近期陸續上市。
嬌小可愛的車身配上電力驅動,EK-1更像是一輛大玩具車
● 點評:
說起電動車,總有點“玩具”的感覺,使用在這種小車身上——干凈高效的能源加上輕巧的車身,倒正合適。唯一要擔心的是,什么時候充電站能在國內的城市中普及呢?
奇瑞瑞麒 瑞麒G5 EV
預計價格:20-26萬
瑞麒G5依靠在紐博格林賽道上的出色表現,征服了不少癡迷速度而又囊中羞澀的車友。而這次車展上展出的瑞麒G5 EC,則向我們展示了瑞麒在新能源技術上同樣孜孜不倦的追求。
瑞麒G5 EV在外觀上與普通版基本相似
瑞麒G5 EV設計成熟、性能良好,續駛里程超過300公里,采用42kW的永磁同步電機,最大扭矩可達210Nm。0-50km/h加速時間在6.9秒,最高車速可達130km/h以上。百公里能耗為17度電以內,只相當于燃油車1/3至1/4的消費價格。
瑞麒G5 EV最大的亮點,即采用電力驅動,其動力電池采用336V 120Ah高性能磷酸鐵鋰電池,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危害,是綠色環保的電池。另外瑞麒G5EV可使用220V民用電源充電。
● 點評:
這款車的完成度很高,雖然EC7 EV的上市日期依然遙遙無期,但使用相同電池技術的QQ3將在近期上市,從它身上也不難推算出之后瑞麒G5的售價,更能看出這套動力系統是否真如廠商宣傳的那樣美好。
寶馬 ActiveE純電動概念車
在新能源的浪潮下,寶馬也坐不住了——寶馬在北京車展上最新發布了旗下的ActiveE純電動概念車。該研究基于寶馬1系Coupe,并將1系的駕駛樂趣作為零排放駕駛理念的一部分。
專門為該車型開發并位于后軸中的電機提供125千瓦/170馬力和250Nm/184磅英尺的最大扭矩。它在不到9秒內將汽車從零加速到100km /h(0-60mph大約需要8.5秒)。
BMW Concept ActiveE純電驅動概念車
BMW Concept ActiveE純電驅動概念車的電力顯示
電動駕駛系統從BMW與合作伙伴SB LiMotive專門為BMW Concept ActiveE純電驅動概念車開發的全新高級鋰電池packoptimiz吸取能量。在日常使用中,它們提供大約160公里的行駛范圍。無論氣候條件如何,一套智能電池管理系統幫助主要實現此范圍。此外,鋰電池需要的充電周期非常短,通過電流為50安培、電壓為230/240伏的壁裝插座,蓄電池完全充滿只需要3小時。
● 點評:
我們首先不得不感嘆一下,即使是標榜零排放的電動車,寶馬也要強調運動的特征——這就是根植于骨子里的品牌基因。而且這輛概念車完全是基于成熟的汽車骨架之上,只要動力系統被證明適合于市場競爭,想必量產化的速度會非常快,也許我們不久之后就能享受到純電動車型參加的室內賽車活動了。
比亞迪汽車 E6
預計售價:16萬-20萬
作為曾經的“電池大王”,比亞迪的殺手锏就是電池系統的研究。而這次車展上亮相的比亞迪E6,最大看點就是超過300公里的續航里程,這使E6幾乎成為目前續航里程最長的純電動汽車。
E6采用純電機驅動,配備比亞迪生產的ET-POWER鐵電池,充電方式與比亞迪F3DM一樣可以使用220V民用電源,而在專用充電站上僅需15分鐘左右就可充滿電池80%。作為一款純電動汽車,E6采用了前后雙電機的四驅方式,前電機功率高達160Kw,后電機最大功率為40Kw,最高時速超過160 公里/小時,100公里加速時間在10秒以內。
拋開新能源的噱頭,比亞迪E6也堪稱是一輛實用的交通工具,起碼空間有保證
而且其所采用的啟動與動力電池中所有化學物質均可回收,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危害。而且其百公里能耗為21.5度電左右,只相當于燃油車1/3至 1/4的消費價格,在高油價的今天,顯得尤為難能可貴。
● 點評:
目前比亞迪E6已經以出租車版的形式進入深圳出租車市場進行新能源汽車推廣的試點,雖然上路數量不多,但畢竟走出了純電動汽車規模化應用的關鍵一步。雖然編輯對于比亞迪在汽車設計上多年來的抄襲作風不大感冒,但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尖兵,我依然要為比亞迪E6鼓掌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