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車市背后掩藏侵害消費者現象
近年來,汽車市場出奇火爆,但紅火背后卻掩藏著不完善的一面,出現了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新現象。陶成川透露,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各級消費者協會共受理汽車消費投訴599件。
在這些投訴中,有這樣一個案例:多位消費者反映某汽車在行駛中無故熄火,最多一天熄火6次,到4S店維修數次,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消費者問能否更換配件時,店方回答:“總部沒有通知,不能更換。”并一拖再拖,將問題拖到超出質保期再說。
還有消費者投訴,車子在行駛途中突然熄火,廠商不是想著怎樣盡快查明并解決問題,而是一味推諉。
陶成川說,盡管汽車熄火原因可能多種多樣,但熄火后,該汽車方向盤鎖死、剎車助力消失,那是相當危險的。
根據前三季度的消費者投訴,河南省消協總結出我省汽車消費市場六大頑疾。
分別是:已經銷售的汽車存在安全隱患;4S店故意拖延維修時間,使之超出質保期;廠家新車型上市節奏加快致使汽車存有設計缺陷;銷售時承諾很多,賣出后卻概不退換;廠家宣傳的油耗與實際油耗差別很大;維權糾紛中鑒定機構難尋,費用太高。
陶成川說,我省汽車銷售領域消費投訴呈現日益增長趨勢,如果對此問題不加以必要的重視,必將給河南汽車銷售行業的健康發展帶來隱患。
對策:正在醞釀推出購車合同范本
據介紹,針對目前河南汽車消費市場的“六大頑疾”,結合汽車投訴處理中的經驗,河南省消費者協會正在醞釀推出相應措施,規范汽車銷售市場。
陶成川說,根據《產品質量法》、《河南省消費者保護條例》,省消協準備聯合有關部門、4S店和汽車流通行業協會,在調研基礎上,結合《消法》與《條例》,最終整合形成《河南省汽車買賣合同》示范文本,并向全省汽車流通企業推廣。
據透露,根據目前設想,《河南省汽車買賣合同》示范文本中將主要涉及兩個方面:
對于汽車流通企業在汽車銷售和服務過程中的違約責任,考慮制定詳細、具體的規范,更加有效地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對于汽車銷售和服務過程中的糾紛處理,將考慮引入專家評定和鑒定機制,同時對汽車質量作出較為全面的規定,使糾紛的處理更具專業性和權威性,更易獲得汽車銷售商和消費者雙方的認可。
陶成川說,《河南省汽車買賣合同》示范文本將是河南省第一個規范汽車銷售服務的合同文本,一旦全面實施,必將對河南省的汽車消費維權帶來新的突破。
提醒:多逛逛車友論壇
目前的汽車消費市場,現行法律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部分尚不完善,信息的嚴重不對稱使消費者在遇到問題時,總是處于“被安排”、“被解釋”地位,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
省消協秘書長陶成川提醒,針對這種現狀,消費者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購車時,不僅要考慮價格和質量,還需要充分考慮其售后服務。
2.購車后,條件允許的話,應經常登錄一些車友論壇。“要知道,同一車型的人聚在一起,很容易發現一些潛在的行車隱患,從而及早得到處理。”
3.當汽車需要保養或是出現故障時,切記不要隨便找一些路邊小店進行保養、維修,一定要到正規4S店,并切記要向4S店索取維修記錄單以及其他可以收集的證據(如圖片、錄音、視頻等),這是以后維權時的強有力武器。
此外,陶成川還提醒,當問題在4S店得不到解決、需要維權時,也不要把對車輛質量問題的怨氣、對4S店員工的怨氣發泄到廠家客服人員頭上,這樣不但于事無補,更有可能會起到一種反作用。如果找到廠家也最終未能解決問題,建議消費者向第三方機構(如消協、12315)等進行投訴或者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