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保險就別買車”——4S店的這種態度使一些顧客感到困惑。 準備買車的莫莫在姚家園的某4S店被告知“不買保險就別買車”。氣憤的莫莫在走出這家4S店后,又逛了四五家4S店,發現強制捆綁銷售保險或游說顧客投保已經成了這些店默認的“行規”。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不想買保險的莫莫在4S店“被保險”,老趙卻在為自己的拖拉機上交強險而發愁。據調查,老舊車型、卡車、摩托車和拖拉機等邊緣機動車上保險很不容易,保險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拒保的情況。保監會本月9日發布的上半年全國財產保險監管及市場運行情況的通報顯示,交強險拒保問題是個新情況。一捆一拒,車險的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 其他渠道更便宜 4S店卻稱都是一個價 據了解,除了4S店或大型汽修廠外,車主還可以選擇直接在保險公司網點、電話銷售和網絡上投保車險,這些渠道的價格大多比4S店更優惠。據統計,大約有90%以上的車主還是選擇在4S店投保。的確,4S店可以提供定損、修理和理賠的一條龍服務,但車主并未獲得充分的選擇權。 莫莫看中的那款車價格約為23萬元,在4S店內最低只能打九折,如果上全險,則保費為7831元。她利用平安網絡車險平臺查到保費的報價約為6900元。據此,莫莫向4S店提出:其他地方的車險報價更便宜,如果店內不給予優惠,則不準備在店內上保險。該4S店銷售人員隨即表示:“全行業的車險全部都是九折,不存在更便宜的保險。”難道4S店如此重視保險只是為了多賺1000元錢保費的差額?這背后是否隱藏著某些貓膩? 保險帶來后期維護業務 4S店通吃“一條龍” 除了可以獲得保險公司的傭金外,4S店更看重的是可以借助賣保險趁機獲得可靠的客源,由此帶來修理和保養等業務的利潤。一家4S店的銷售人員直言不諱地對莫莫說:“通常情況下,顧客尤其是初次購車的顧客在店內投保后,日后的保養和維修也會偏愛這家店。我們賺的正是這塊業務的錢。” 據業內人士透露,4S店在汽車出險后的修理及日常保修中,并不是單純地賺取修理費,而是花招百出,利潤頗高。花招之一就是人工費。幾天前,小劉的CRV和一輛車發生了輕微刮蹭,后保險杠掉了些漆,由于小劉是在4S店內購買的全險,所以直接將車開到店內修理。沒想到這個小毛病竟然報價1000元,雖然自己不用為此掏一分錢,直接由4S店與保險公司溝通,但是仍然覺得價格太高了。小劉將檢修單仔細一看,本次事故的修理費只有200元,另外800元都是人工費。 此外,4S店在修理過程中還可以大撈一筆。由于4S店的零部件都宣稱為原廠產品,價錢自然也比較昂貴。小劉說:“有過修車經歷的人都知道,一般在修理廠花十幾元可以修好的問題,到4S店最少要花幾百元。”網友Fedil1234感慨說:“幾天前出車庫的時候,車左前方大燈下的鐵皮撞到了柱子上,癟了一小塊,其他地方都沒問題,到4S店修了。保險回訪時被告知花費一共3200元。雖然這錢由保險公司出,但是4S店的定價也實在太高了。”車友們抱怨,有些小問題本來可以是修補一就好的,到4S店內卻遭遇大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