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稱,《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三階段標準)將于12月出臺,2011年將正式實施。消息一經公布即引發廣泛關注,因為相對于第二階段油耗限值標準,第三階段標準不僅計量方法完全不同,而且提出的目標非常嚴格:相比第二階段要下降20%。對于絕大多數乘用車廠商來說,要達到這一目標都是一個艱巨挑戰。
針對外界傳言,《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三階段標準)主要起草人之一、中國汽研中心標準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金約夫昨日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第三階段限值標準已擬定完成,目前正在W TO內進行通報,最快年底可能公布,不過明年開始實施“可能性不大”,因為“目前沒有一家企業完全達標”。
異常嚴格的油耗新標準
據了解,與2009年1月1日開始全面執行的《第二階段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不同,“第三階段油耗限值”不再以單一車型為限制對象,而是參考美國《公司平均燃料經濟性法》,將車企生產的所有車型產量納入整體評估范圍。
舉例來說,一個車企年產量100萬臺,其各類車型油耗限值的加權平均值不得超過其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
中國汽研中心標準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金約夫認為,過去的做法是一刀切,一款車不達標就不允許生產。新標準則給汽車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只要它整體油耗合格,允許企業生產部分油耗、排放較高的車型。
與2008年執行的第二階段標準相比,第三階段標準的油耗限值目標是較第二階段下降20%;2015年,全國平均乘用車燃油消耗量將降為7L左右。
目前實施條件不成熟
不過,中國汽研中心標準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金約夫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目前實施第三階段標準的條件并不成熟,因此新政今年出臺明年立即實施可能性不大。“根據我們測算,可說現在國內沒有一家企業能完全達標。”金約夫說。
金約夫表示,一般油耗標準從公布到實施都會有一個過渡期,考慮到新標與過去的計量方法完全不同,更是要在方案公布后給予車企足夠時間做準備。金約夫表示,此前他們曾提出設置一個寬限期的建議,給予企業幾年時間進行準備。
而部分車企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亦表示,新標準明年馬上實施的可能性并不大。因為《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是強制性標準,一旦實施,不達標的車型都將不能銷售;第三階段標準更是以企業整體作為考核目標,這意味著如果不達標整個企業必須進行調整,生產經營都可能受到影響。
以1.6升及以下的乘用車為例,目前只有206款車型上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推廣目錄,達到第三階段標準的限制。據悉,發動機排量在1.6升及以下、綜合工況油耗比現行標準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車(含混合動力和雙燃料汽車)目前被確定為節能車,可享受每輛車3000元的政府補貼。
大排量車企和自主品牌有困難
金約夫向記者透露,按照第三階段油耗限值標準的話,目前國內所有乘用車企業都不滿足要求。這樣來看,乘用車企應早日做出調整。金約夫表示,企業有兩種辦法:一是大力降低旗下產品油耗水平,如果企業每款產品油耗都在國家規定油耗限值標準以下,那么將自然達標;二是要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更多生產小排量和低油耗產品,并減少大排量車的生產。
金約夫透露,目前第三階段油耗限值標準制定已經完成,正在W TO范圍內進行通報,預計很快可能會公布。分析人士表示,一般企業整體戰略制定都是提前準備的,即使第三階段油耗新標到2013年才全面實施,企業現在就應該做好規劃。
從目前行業整體來看,未來新標準實施后大排量車生產企業和自主品牌車企面臨的挑戰可能比較大。自主品牌企業很多產品一味注重提升性價比,而在節能技術研發上相對滯后;而大排量車生產企業,主要是一些豪華車品牌,以及SU V生產企業,這些產品普遍排量較大,如果保持現有產品結構將很難達標。
此前國務院研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馮飛此前在談到油耗限值新標時表示,汽車制造商可以制造大排量的汽車,但是必須要生產一定的新能源汽車來拉平均值。業內人士指出,節能減排是大趨勢,車企只有早做規劃,未來才不至于被市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