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召開的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專題會議上,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吉林表示,將對城鄉接合部的食品進行嚴格監管,并探索建立行政執法和司法之間的銜接制度,在公安中建立食品安全案件偵破專業隊伍,嚴打食品違法和犯罪。
吉林表示,由于北京70%的食品是從外地進來的,因此風險也跟著進入北京。由于食品供應渠道復雜,低端產業多,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等,尤其是城鄉接合部地區和一部分農村地區,成了各個隱患問題的聚集區,黑作坊、黑加工點也基本上都發生在城鄉接合部,因此計劃把其中50個村的食品安全問題徹底解決。
吉林還表示,根據國家要求,將切實履行屬地管理,區縣政府也需要構建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加大考核評價和行政問責的力度。對于一些行業內心知肚明的潛規則,吉林表示要進行研究,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監管措施。為了加大對食品違法案件的打擊力度,下一步北京市將考慮在行政執法、司法之間建立銜接制度,公安部門考慮建立一支專門的力量處理食品安全的重要犯罪案件,震懾違法分子,提高打擊違法犯罪的力度,還將考慮食品安全部門交叉任職,統一協調。
吉林表示,食品安全體系中,企業的主體責任非常重要,本市將加快食品生產、經營等環節信用系統的建立,信用系統中要有食品安全違法的記錄,要有懲戒機制和信用修復機制。所有食品經營生產單位負責人和主要從業人員都要進行40小時的從業培訓,學習食品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
針對日前媒體報道的北京烤鴨問題,吉林表示,目前工商等部門正在進行查處。
另據介紹,昨天,經過調整后的北京市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增至25人,其中包括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孫寶國等。據了解,25名專家根據專業特長分成5個專業組,主要負責北京市食品風險評估、對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危害性做出評估等。(記者袁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