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的《南方周末》發表了《致命手術:非法心臟支架使用調查》一文,我幾乎是壓抑住心跳、屏住呼吸讀完了此文,因為我一直求解的疑問,在此文中得到了答案。
去年10月,我因心臟不適而去醫院門診,接受醫生勸告住院檢查,各項檢查的結果可以用八個字概括:有點問題,問題不大。可該科主任斷言,我必須做心臟支架。我當時便疑心這樣的治療方案背后有醫生的利益驅動。因為一個心血管造影檢查便需要4500元,如果再做心臟支架手術,費用至少四五萬元,如果選用進口支架,手術費用將達到十萬元,并且不能報銷,病人全額負擔。
果然,記者調查發現,支架手術背后的確存在著驚人的黑色利益鏈。一個國產的心臟支架,出廠價不過3000元,可到了醫院便成了27000元;一個進口的心臟支架,到岸價不過6000元,可到了醫院便成了38000元。 800%的心臟支架暴利,超過了販毒!而這幾乎是全國統一的價格。
我的問題是:醫院的醫療價目表是經過衛生部衛生局或是藥監局審批核準的,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條黑色利益鏈的存在嗎?對于心臟支架暴利,相關部門究竟是縱容還是默許?
《南方周末》披露說:某省會城市的五星級酒店舉行一個心臟方面的“國際”學術會議,約兩千人參加。會議由心臟支架生產廠家主辦,所有的會內會外費用,都由心臟支架廠家出,請的是各大醫院的心血管醫生。您可以想象,不菲的會務費由何而來,也就明白,為何心臟支架有著驚人利潤。
這條黑色利益鏈不斷使大批心臟病醫生成了千萬富翁,它更讓一些心臟病醫生淪為心臟支架安裝工。在這樣的暴利驅動下,什么事不會發生?在今天的商品社會,誰又能抗拒如此巨大的利益誘惑?
一個壞的制度會把無數個好醫院變成壞醫院,一個壞的制度會把無數個好醫生變成壞醫生。可即便這樣的暴利,仍不能滿足醫院的欲壑,大批的“三無”產品仍在涌入醫院的心內科,而進口的心臟支架中,走私的水貨充斥其中。劣質的心臟支架像是植入心臟的不定時炸彈,而且這樣的殺人非常安全——誰會對一個因為心臟病死去的人,深究其死亡的原因?
有人預言說,要不了幾年,中國80%的老人心臟里都將裝上支架。這話沒準兒能成真。中國超過60歲的老人超過了1.4億,而其中不少人有心臟問題。有數字說,中國每年安裝支架的人群,都在以30%的速度遞增。如果心臟支架的暴利得不到抑制,會有更多人“被支架”。只要你到醫院掛心血管疾病的門診,幾乎所有的心內科醫生,都會建議你做心血管造影檢查,緊接著,便可能是植入心臟支架。由于缺乏相應的醫學知識,不少患者以為,只要裝了支架就萬事大吉,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心臟支架畢竟是件異物,還會在心血管壁上形成表皮創傷,而由于心血管壁的自我修復作用,在此處會形成新的疤痕性栓堵。據統計,在安裝了心臟支架的病人中,有30%的病人會復發。而且,安裝了心臟支架的后續治療費用也不少。安裝了心臟支架的病人,需終身服藥,以避免排異反應。而不少心臟病人,完全可以通過藥物保守治療收到很好的療效。
我不是徹底地否定心臟支架,我反對的是濫用心臟支架手術。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則必須切斷心臟支架手術背后的黑色利益鏈。只要這條黑色的利益鏈繼續存在,心臟病醫生淪為心臟支架安裝工的過程便會不斷加速。
這條黑色利益鏈在媒體上的曝光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我仔細地查了一下,2008年前便有媒體曝光此事,不能理解的是,為什么衛生部對如此嚴重的事態一直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