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降26次藥價,看病為什么還這么貴
湘雅醫學院副院長劉伏友:你開張回扣藥單,農民要賣多少雞蛋
我省醫療界老專家呼吁:收一次回扣,應終止醫生職業資格
日前,又一起醫療回扣丑聞被曝光,網友“黑心的藥販子”在一家論壇貼出疑似醫藥公司內部資料,浙江金華、麗水等地11家醫院20余名醫生涉嫌收受回扣。
與此同時,國內享有盛名的湘雅醫院,多名負責藥品設備采購的員工被曝涉嫌商業賄賂,當地紀委等部門已介入調查。20天前,杭州“U盤回扣門”轟動一時;再往前,北京腫瘤醫院2名醫生被偷拍索要回扣視頻……
醫療回扣歪風令公眾深惡痛絕。面對頻頻發生的醫療回扣丑聞,人們想知道,究竟哪一根鏈條斷了?
【回扣渠道更隱秘】
醫藥代表“潛伏”醫院
近年來醫療回扣的送、收的渠道與之前更加隱秘。
記者在湖南調查發現,湖南省婁底市一家大型醫院藥劑科的工作人員,同時竟是一些醫藥公司“潛伏”在醫院的“醫藥代表”。
該醫院一位藥劑師告訴記者,藥房工作人員和醫生一道,收取醫藥公司提供的20%-30%的回扣。她所在的藥劑科共50余名工作人員,最嚴重的時候只有一兩個人沒參與推銷藥品。
“類似情況正呈越來越多之勢。”曾從事17年醫藥代表工作的業內人士李海林分析說,醫藥公司向醫院滲透后,醫藥代表挨著科室偷偷塞紅包等“初級手段”,正在向獎金、出國旅游、甚至公家賬號走賬等隱秘方式轉變。
“這是一種可怕的信號。”婁底市中心醫院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主任胡衛民,曾因勇揭醫療回扣黑幕獲評感動中國人物。他說,回扣鏈條上的利益聯盟越結越緊密,也令一些不愿同流合污的醫務人員,很容易成為被排擠的“異類”。
【回扣手段在翻新】
高價藥擠走政府定價藥
1997年以來,政府已先后實行26次藥品降價,每次降價幅度為15%-20%。而公立醫院的住院、看病費用,并未隨之得到明顯改善,權威專家分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醫療回扣手段也在不斷翻新。
自主定價藥、合資藥成為回扣“重點”。湖南省湘雅醫學院常務副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劉伏友介紹,政府對列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的藥品已限定最高價,但市場上現有藥品近1.2萬種,大多數藥品仍屬企業自主定價。
“在公立醫院,醫生完全可以用高價的自主定價藥品替代降價的政府定價藥品。”李海林介紹,企業自主定價藥價格高、回扣高,尤以合資藥、進口藥為甚。而這些藥都是醫生處方上的“常客”。
湖南一位醫藥公司負責人介紹,一種名為“易瑞沙”的進口藥,單價高達3000元,醫生可得近千元回扣。
另一方面,一些意在控制“大處方”的政策效果也被不斷翻新的手段規避。今年3月份,家住湖南長沙市芙蓉區的王玲女士,在長沙一家大醫院做剖宮產手術,8天住院期間,醫生還讓家人到門診“額外”買了2000多元藥。知情人士透露,這是因為有關部門規定了藥費占住院費的最高比例。一些醫生一方面通過增加檢查,抬高住院費;另一方面一些價格高的藥走門診渠道,不列入住院費的統計。
劉伏友直言,大體制不改,醫生收受回扣的動力就難消除。
【查處整治當用重典】
“收一次回扣就別從醫”
梳理近期一系列醫療回扣丑聞可看到,種種處理結果并不令公眾滿意。
湖南、安徽等地一些醫療界老專家提出,若想真正整治,收受一次回扣便終止醫生職業資格這樣的“殺手锏”值得嘗試。胡衛民認為,應該讓紀委、檢察院等外部力量,牽頭、參與整治醫療領域的商業賄賂行為。
醫德也是不容回避的問題。“實踐證明,凡下過農村鍛煉的醫生,開藥方時都‘手下留情’些。”劉伏友總結了自己的體會。他在擔任湘雅二醫院黨委書記期間,要求部分醫生支援山區基層醫療機構,“讓他們知道一張開出去的藥單需要農民賣多少雞蛋,多少糧食才能換回”。
揭黑勇士
“舉報勇士”多遭孤立
一批實名舉報大處方、收回扣內幕的醫療界“勇士”,曾如暗夜中的螢火,給人們帶來慰藉。記者近期在湖南、安徽等多省對他們進行回訪,卻發現多數人至今未能走出孤立之境。
湘雅醫院的陳玉祥教授曾實名舉報醫院醫療設備、藥品采購方面的問題。“舉報后,經常接到威脅電話。”陳玉祥說,自己雖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還是感到壓力太大。
婁底市中心醫院的胡衛民醫生,是媒體曝光的“揭黑醫生”中處境最好的。他說:“舉報對我今后工作的不良影響已基本消除。但我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和努力,卻幾乎沒有觸動回扣積弊。”
而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曾堅持十年舉報回扣的張曙醫生,也在工作中遭遇巨大壓力。記者日前多次試圖與他聯系未果。
四川的肖漢偉醫生,舉報事件后被迫離開家鄉。記者輾轉了解到,他先后到山東、重慶的多家民營醫院打工,目前下落不明。
“治理醫療回扣,需要建立廣泛發動內部參與監督的機制。”因揭露醫療黑幕被迫辭職的陳曉蘭醫生認為,有正義感的醫生還是不少,但現行環境下,敢站出來講真話的不多。
“我覺得最重要是建立讓好醫生得益,讓壞醫生淘汰的機制。但現實中不愿參與回扣的好醫生被淘汰,壞醫生反而得利。”胡衛民認為,如何激活內部監督,對遏制醫療領域的商業賄賂顯得尤為迫切。■均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