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市殯葬管理部門獲悉,今年本市的喪葬工作將重點開展太平間的收費規范管理,制訂各項收費指導價,并對價格、服務等方面進行嚴格監管,將各種費用價格限制在居民可接受的范圍之內。 據介紹,目前全市各醫院共有100多家太平間,主要提供壽衣、遺體冷藏以及遺體告別等各種服務。因為屬于衛生局、民政殯葬等多部門管理,其中有些太平間甚至是私人承包的,沒有統一的服務收費標準,此前存在一些不合理收費。例如,穿一次壽衣,收費動輒500元甚至近千元;另有一些項目收費在數千元也不足為奇。而民政部門在所有殯儀館實行的“零百千萬工程”中,千元溫情送逝者的惠民服務,從死者遺體運送到火化再到入土,所有費用不超過1000元。即使不選擇千元殯葬服務,單獨項目的收費中,以八寶山殯儀館為例,遺體一般為5元每公里,遺體冷凍為30元(3日內)到50元(7日)以上,遺體一般整容為每具150元,遺體告別最低為20元等。 不過,目前本市殯儀館總數只有12家,其中市區僅八寶山、東郊兩處,很難滿足逝者親屬的殯儀需求,太平間提供的殯儀服務仍是一項重要補充。此外,醫院太平間分布在市區醫院中,交通等方面相對較方便。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負責人表示,綜合考慮,現在取消醫院太平間服務的可能性不大。 今年清明節前夕,市民政部門將聯合衛生部門對醫院太平間統一規范整治。據介紹,屆時,民政等部門將出臺相關措施,對醫院太平間提供的商品、服務等價格進行規范,并給予統一的指導價,統一規范管理。同時,民政、衛生部門還將發布醫院太平間服務的6項準入制度,并對服務人員進行相關培訓,要求持證上崗。
另據了解,今年本市還計劃在清明節前后開展“悲傷疏導”服務。例如,在氛圍更輕松的人生告別會上,播放相對舒緩的背景音樂,讓家人、親屬通過聊天、回顧、展望等方式表達追思之情,充分尊重逝者的同時,更要凸顯對生命的尊重、熱愛和積極進取。殯葬部門希望通過增加這項新的服務,讓清明節不只是哀思、悲痛,并注入更多的文化內涵。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對清明節這一傳統習俗內涵的恢復和豐富。
相關新聞
今年海撒骨灰有望突破千份
為海撒安葬者立碑在即
據市殯葬管理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今年全市選擇海撒形式安葬的骨灰有望突破1000份,占全市全年逝者總數的1%以上。今年清明節前夕,市內將專門為骨灰海撒安葬者建立一塊紀念碑,方便市民祭奠、懷念親人。
據介紹,目前本市對骨灰海撒采取免費服務,并允許兩名親屬出海參加海撒儀式,所有費用由政府財政予以補貼。去年,本市共有946份骨灰海撒安息,占全市逝者總數的1.3%。據了解,本市骨灰撒海活動始于1994年,每年春、秋兩季舉行,骨灰撒海地點為天津塘沽渤海灣。至今全市撒海骨灰已有近7000份,按一般情況1畝地約安置200個墓穴計算,骨灰海撒共節約土地30多畝。
據介紹,最近三四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接受撒海的方式,數量也開始明顯增加。因此有關部門預測,今年參加骨灰海撒儀式的將超過1000份。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骨灰海撒,以魂歸大海的形式安息,其親屬對他們的祭奠需求也逐漸凸顯。由于在市區缺乏一個紀念、憑吊的場所,此前,有的親屬在清明節要前往海邊祭奠。今年清明節,專門為骨灰海撒者設立的紀念碑將在朝陽區長青園公墓落成。紀念碑旁邊還有一湖水面,營造出適宜的憑吊祭奠環境。考慮到今后人數會不斷增加,并且數量龐大,紀念碑將不會一一刻上骨灰海撒者的姓名等信息。 (記者 童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