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藥保健品的原材料造假比較常見,何止阿膠以豬皮假冒這一例!”
當記者就央視曝光阿膠造假事件采訪幾位業內人士時,意外獲得他們的一致回應。業內人士揭露,除了造假,以次充好、缺斤短兩等情況在中藥材行業更普遍,尤其在藥材集散地、中小型加工企業,以及私人收購站點。
對于阿膠造假事件,國家藥監部門已經發出通知表示高度重視,并對涉藥問題阿膠展開調查。記者了解到, 這類市場混亂現象,早在央視報道阿膠造假之前的幾年前,都已為大眾所關注,之所以依舊屢禁不絕,除了商家為牟利,還因為監管上存在空白。
造假調查
●花旗參里摻蘿卜干
在廣州清平藥材市場,記者走訪了十多家中藥材檔口發現,同是美國花旗參,不同的店家價格從200多元 /公斤到1200元/公斤不等。“同是花旗參,價格怎么相差如此之多?”面對記者的疑問,不少店主給出的解釋是,不同價位的花旗參治療和藥效不同,自然價格也不同。而對于同一大小外觀的花旗參價格不一致。一位店主小心地向記者透露,那些比較便宜的、個頭較大的花旗參,跟蘿卜干極其相似,少數無良中藥材賣家會往花旗參里摻蘿卜干,以假充真,欺騙消費者。
●濕燕窩壓重量
燕窩中最好的要數血燕了,價格賣到17000元/公斤。”一位檔主隨后向記者推薦了一種碎的燕窩,她告訴記者,這些都是整盞燕窩的邊角料,但效果并不差,價格也相對便宜,賣到6000元/公斤。她同時透露,購買燕窩最需要注意的是燕窩的干濕度,很多價格比較便宜的燕窩正是因為沒有曬干,水分比較大,有不少消費者不明白緣由而上當受騙。
●樹膠成山寨版蜂膠
蜂膠的造假竟來自于樹脂,這是一位國內保健品企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的秘密。他介紹,蜂膠是蜜蜂采集樹脂、揮發油等分泌物,經過蜜蜂反復咀嚼加工,與蜜蜂上顎腺、舌腺等腺體分泌物和一定比例的蜂蠟、花粉混合轉化而成的,具有抗氧化、增強免疫等作用。上述保健品企業負責人介紹,相比樹膠,蜂膠產量很有限,由于蜂膠、樹膠外觀上沒有明顯差別,成分也有類似的,因此樹膠成為最好的山寨蜂膠。
●蟲草混合鐵粉、鉛粉賣
作為名貴藥材,蟲草也不能幸免。和蘿卜干,樹脂不一樣,蟲草造假問題可以很嚴重,因為有的不法商家為了增加重量牟暴利,不惜損害他人健康在蟲草里添入鐵粉、鉛粉。廣東省中醫院一位藥師介紹,蟲草造假還有用面粉和模具做、用其他生物做混進去的,但是鉛粉的危害最大,因為“煲到湯里還是看不出來,全部融進去喝進去了!”
原因
監管缺失、檢測水平滯后
多年研究醫藥保健品市場的中國保健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大宏分析說,就個人看來,造成現今市場混亂的因素有三個重要方面。
首先是有些企業為求生存,缺乏自律,通過造假來牟利。再則是醫藥保健品原材料行業的監管薄弱,沒有生產許可證,也沒有行業準入許可證,從而導致管理出現盲區。其次,我國醫藥成品有衛生部、藥監局、中醫藥管理局來監管,但中藥原材料卻屬于農副產品,而且天然的中藥材以自然采摘居多,如蟲草是一種天然的菌類,人工幾乎無法種植,采收更難統一監管。目前,全國大部分藥材都是由民間的藥材公司在負責采購、收購。而民間的藥材公司很難有專人負責對藥農進行技術指導,農民沒有種植中藥的專業知識,又缺乏相應的監管部門,因此很容易在這個環節出現造假現象。
再次,科學研究、檢測水平的發展滯后于行業的發展,這也是導致市場混亂,造假頻現的一個重要因素。
-提醒
買中藥材勿貪小便宜
不法商販造假,很重要一點是看中真品和假貨價格差別大,可獲得巨大利潤。上述保健品企業負責人介紹說,例如蜂膠1公斤幾百元,而樹膠質量上乘的也才1公斤幾十元,如果用次等的樹膠造假,利潤會更高。專家表示,在市面上同種藥材什么價位的都有,因此提醒消費者,不要貪小便宜,越是那種價格低得離譜的產品越要留心,通常摻假產品價格可以比正品便宜一半到六成。(南方日報記者 李劼 實習生 趙曉娜)
-相關
我國保健品行業成熟度只有發達國家1/4
央視曝光阿膠造假事件、張悟本事件,其背后都能反映出全民保健養生的熱切需求,保健品市場正是民眾關注的焦點。中投顧問近日發布《2010-2015年中國醫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保健品行業作為一個全球性的朝陽產業,其全球市場容量穩定上升。而中國作為一個具有傳統的保健養生理念的大國,這些年每年增長率大約在30%左右,預計到今年底我國將超越美國而成為全球最大的保健品市場。不過有專家表示,我國保健品行業成熟度只有發達國家的1/4。
根據中投顧問研究預計,到2015年,我國保健品市場規模或將達4500億元。而早在去年,我國保健品市場規模就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規模最大的為美國,其銷售額達到1100億,而我國去年保健品的銷售額約達911億。
盡管如此,我國保健品市場份額在整個醫療保健體系里面僅僅占5%左右。所以,我國保健品市場未來潛力非常大。不過,專家指出,我國保健品行業的市場成熟度只有發達國家的大約1/4,而發達國家保健品行業的市場成熟度較高,評價成熟度的指標包括保健品的生產、銷售、監管、法律法規等方面,這就促使我國保健品產業在“量”上占優勢的同時,需要在“質”方面要更努力。(記者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