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排骨實質購自國內批發市場?
將“香汁排骨飯”作為拳頭主打產品的中式快餐連鎖真功夫,被爆出排骨存在進口檢驗檢疫證明作假等問題帶來的質量隱患。真功夫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張帆當天就表示:“有問題的排骨原料絕不可能上餐桌”,并稱已經與相關供應商終止了合同。
近日,一批真功夫關于供應商提供的進口排骨質量問題頻發的內部會議資料被曝光。據內部人士介紹,真功夫排骨分別由“蘇州虹信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佛山儉美冷凍食品有限公司”從美國、丹麥進口。然而,從前年到去年10月以來的真功夫內部會議資料顯示,進口排骨質量問題卻頻頻發生,膠線殘留、夾雜異物、以及更嚴重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存在作假現象”等情況均有出現。
不過,隨著各項調查的深入,真功夫的排骨問題還有眾多疑問沒有解決,但真功夫方面目前已進入“封口期”。
■事件回顧
真功夫進口排骨的質量問題引發全國媒體關注。真功夫進口排骨安全與否,演變成了一場“排骨門”。為應對可能出現的信任危機,這兩天,真功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向國內各大媒體發布新聞通稿稱,“在2008年到2009年期間,真功夫檢出虹信和儉美這兩家供應商各有兩批次供應的排骨存在質量問題,里面含有雜質,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對此,真功夫馬上處理,削減了該兩家供應商的供應量,加大了其他供應商的供應量。”然而,根據曝光的內部會議資料顯示:
2008年4月26日,儉美排骨中混有綠色膠線;
2008年6月12日,進口排骨中發現一個鐵圈;
2008年10月24日,虹信排骨箱中有鐵絲,造成過微波解凍機時包裝機引燃;
2009年3月22日開始,排骨有殘留的膠線,至今未得到完全解決;
2009年5月4日使用的生產日期為2008.12.29的儉美排骨有石頭等;
2009年8月5日,發現進口排骨解凍后發酸。
這并非全部,然而已足以說明,真功夫使用的進口排骨質量問題,并非偶然事件。
疑問一:進口排骨為何國內購買
據了解,近日廣東和江蘇兩省的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展開調查工作,通過對轄區內的“佛山儉美”和“蘇州虹信”等公司進行調查,發現真功夫問題排骨并非直接由供應商從美國、丹麥進貨。
公開資料顯示,蘇州虹信國際貿易公司于2006年獲得國家總局備案資質,是一家具有進口肉類資質備案的公司。但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監管處蔡寶亮副處長介紹,從2008年開始,蘇州虹信就沒有從江蘇口岸進口過豬排。同時,廣東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調查也進一步證實,蘇州虹信也從未在廣東局轄區內以該公司的名義進口任何凍肉。
蘇州虹信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企業法人高小方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承認向真功夫提供的問題排骨是從市場購買的。他同時表示,質量不好的肉排已經銷毀了,并稱偶爾出現質量問題,有一兩例很正常。
據媒體報道稱,另一供應商佛山儉美公司方面在接受監管部門調查時也表示采購的排骨并非直接進口購得。
有在廣州從事連鎖餐飲業的黎一沖(化名)分析,這兩家供應商所謂的“進口排骨”可能購自廣州肉類批發市場,抑或走私而來。據該人士稱,在市面上買到走私豬肉價格便宜,而且“不是什么難事”,但因為用量不大,大多數正規餐飲企業不會去冒這個風險。
但進口排骨為什么要在國內買?是因為供應商證件不齊全還是價格因素作祟?黎一沖認為,兩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但“最可怕的是買到走私進入國內市場的外國病豬”。
疑問二:供應商是否資質俱全?
雖然真功夫在事發當天給媒體的通報中表示:“虹信、儉美是具有經營資格的貿易商,進口手續齊全。”而至于合作結束的原因,真功夫稱是因為合同的關系,在今年的1月結束。沒并有提及是因為質量問題導致的合作終止。
然而事實卻跟真功夫的說法有些出入。
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網站上公布的2010年第二批次《進口肉類收貨人備案名單》中,可以找到蘇州虹信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備案記錄,但沒有佛山儉美公司的相關信息。也就是說,佛山儉美沒有進口肉類的資質。
餐飲業內采購方面的人士介紹,沒有進口肉類的資質并不代表沒有肉類經銷資質。只要有工商執照找朋友經銷肉類。但要做進口肉類生意,佛山儉美要么從批發市場上購買進口肉,再提供給真功夫;要么直接提供走私肉類給真功夫。
而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有關工作人員則對媒體表示,蘇州虹信的確取得過備案資質,但自2008年開始,該公司就未有從江蘇口岸進口豬排的記錄。目前下屬蘇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已在調查此事。
記者上周致電蘇州虹信公司時,在網上公開的業務電話一直無人接聽。而據南方都市報的報道稱,該公司稱他們不進口排骨,只進口豬肉和雞爪等產品。
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傳出的消息則是,經初步調查,佛山儉美公司未辦理進口肉類產品收貨人備案,并且在廣東局轄區內沒有以該公司的名義進口肉類;蘇州虹信也從未在廣東局轄區內以該公司的名義進口肉類。
對于入境檢驗檢疫證明可能遭作假,真功夫方面的表示是,已經第一時間發現了供應商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存在作假現象,立即責成供應商提供真實的報告,并予以處罰。“這批次貨品并未驗收合格入庫使用”。
疑問三:走私豬肉安全?
據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方面的資料介紹,一般情況下,一批貨物到達口岸,需向當地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報檢,檢驗合格之后才可進口。進口貨物的入關把關十分嚴格,不可能產生質量問題。在正常情況下,不論是直接進口還是在市場二次購買,進口肉仍需要相關檢驗檢疫證明。
據悉,今年初,在俄羅斯就曾出現過一批36年前的冷凍豬肉被從拉丁美洲某國秘密走私到了俄羅斯的事件。
“最怕買到走私病豬死豬肉”是目前餐飲業不敢隨便使用進口豬肉的一大原因,而因為價格等利益方面的驅使,走私豬肉在市面上并不罕見。
真功夫方面表示,目前豬肉供應80%都是國內采購,長期與雨潤、雙匯、金鑼簽訂合作合同,中糧、吳東、新尚食等都有合作,保證貨源供應。
疑問四:家族風波后續?
為什么是在與蘇州虹信、佛山儉美的合同終止后半年才爆出排骨質量存疑的問題?
去年,真功夫兩大股東內訌公開化。此后,真功夫方面表示企業正在進行現代化改革,將有去家族化。有知情人士則認為,雖然目前家族風波沒有再度公開化,但雙方一直角力不斷。去年的質量問題現在才被爆出,“不排除是家族風波的后續。”而與此前的風月事件不同,這一次打在了質量這個命門上,也是真功夫有史以來遇到的最大的公關危機。
而真功夫內部有工作人員也坦言,家族風波一直沒有最后落定,“很擔心,不知道什么時候又冒出個新聞來”。
真功夫董事長蔡達標在今年4月公開露面時表示,真功夫計劃在今年開設80-100家左右的直營店,明年的開店計劃也在100家左右。在未來5年內,預計真功夫店面數將達800-1000家,屆時將會考慮融資上市。
而分析則認為,股東糾紛沒有解決,真功夫的發展始終存在不定時炸彈的威脅。
(責任編輯:侯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