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師傅是一位長途貨車司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高速公路上,一到天熱的時候,趙師傅開車就喜歡打開車窗,一來涼快,二來可以提神。但是最近幾天趙師傅出車回來發現自己的聽力似乎大不如前了,有時候開車時甚至會突然聽不見聲音。昨天晚上他來到醫院耳鼻喉科急診就診,被診斷為輕度噪聲性耳聾。
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楊明介紹說,在高速上喜歡開著車窗疾馳的司機都有一個感受,就是一直穿梭于耳邊的嗖嗖風聲聽久了會感覺不舒服,這種風聲持久在耳邊回旋是一種噪音,時間久了可能會患上噪聲性耳聾。噪聲性耳聾主要由于聽覺長期遭受噪聲影響而發生緩慢的進行性的感音性耳聾,早期表現為聽覺疲勞,離開噪聲環境后可以逐漸恢復,久之則難以恢復,終致感音神經性耳聾。噪聲除對聽覺損傷外,還可引起頭痛、頭昏、失眠、高血壓、心電圖改變,也可影響胃的蠕動和分泌。
江蘇省外治法研究中心針灸專家戴奇斌主任表示,在高速公路上開車一般車速較快,如果開著車窗則司機的面部長時間被強風刺激,容易引起面部中風,即局部缺血缺氧,導致面神經發生水腫和脫髓鞘反應,甚至造成神經短路,面部肌肉癱瘓。此類“面癱”在發病早期可能表現為聽覺過敏、耳痛,這是因為面神經在耳郭和下頜之間伸出顱腔,位置在骨頭之上,皮肉之下,當它被風吹襲后,其聽覺神經部分便首當其沖受影響。如果對這些初期癥狀不予重視,病情進一步發展還會使眼部神經受害,典型表現是眼干,這意味著已發生了輕癥的面癱。
(責任編輯:侯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