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你看,剛才短片里面還有一位阿姨,已經關了她還去買藥。那是不是說明所謂的藥也好,食品也好,對于有些人的確是有效果的,所以他們才這么信?
白巖松:其實我挺想知道大道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寶,到底它含什么成分?
主持人:寫著呢。
白巖松:反正全是好東西。
主持人:吃了沒害。
白巖松:它上面說的是,又可以當藥材的,又可以當食品的東西,你比如說枸杞、白果等等。然后,到底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寶有什么區別,還是一回事,這是第一個。
第二,這東西吃完了肯定沒壞處,現在這倒是更狡猾的一種包裝,就是吃不壞你,但是很多人會覺得有效果,您別忘了,我覺得是他本身,咱們說不出來,咱們不是檢疫的。但是您換過來說,他規定您晚上得21點睡覺,早晨5點起床,在吃我這個藥期間。我猜想身體不太舒服的人,如果都能規規矩矩的每天晚上9點睡覺,早上5點起床也有效,您不吃這個也許也有效。更何況有的時候還有一種心理的作用,這種心理的作用說,我遇到神醫了,我運氣蠻好。所以我剛才說了,中國好像永遠不缺求神醫的這個基礎。
主持人:但是我們站在尋醫問藥這方面具體的需要看看,也許他寧信其有,因為上面就像你說,無害,他抱著僥幸心理,也許吃了對我好。
白巖松:我剛才說了,它是多方面形成的一種作用,包括心理暗示等等。所以剛才一開始我說了,從張悟本到劉逢軍,將來可能還會有。這四條里頭有三條都很難變。
第一,將來的神醫肯定會更狡猾,他會更加包裝自己,怎么去鉆這個漏洞,這不會變。
第二,有信神醫傳統的那撥老百姓還都在,短期內科學精神立即普及也很難。
第三,比如說,我們真正能夠指望的是什么?正規軍趕緊多做醫學普及工作,醫生更多的站出來。但是更重要的是相關的監管。比如涉及到這個的時候,今天我們采訪了司法界的人,大家也都有點猶豫,不確定。你比如說,他編造了自己的履歷,那么這算不算詐騙罪呢?他是不是用編造的履歷為自己謀取了錢財呢?有人認為應該屬于,但是也有人認為不屬于,可能只是一個欺騙。到底怎么去界定呢?
還有,這樣的事實是不是又應該界定為就是非法行醫,否則那么多人去買藥,都是去看病。他雖然說我這兒不看病,但是在他的書里寫的全是病他怎么給治好的。難道我們監管部門就只能是,我沒有相關的武器,我就不能修理他。這樣的話,將來這樣的人還會更多,還會有。
主持人:所以說這個問題得一分為二地看,公眾也有公眾的問題,要加緊普及一些醫學的最基本的常識。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們必須得說這個問題,有關方面是不是也應當加強監管和整治呢?
(播放短片)
解說:今天,在北京奧體中心西南門,曾經大名鼎鼎的悟本堂早已不見了蹤影,拆除后的空地上也早已看不出過去人來人往的痕跡。
今天,同樣是在北京,距離悟本堂不到9公里的西城區,這個名叫“大道養生堂中醫養生院”的兩層建筑,也引起了我們的某種聯想。
字幕提示:2010年6月8日 新聞
同期:下午兩點半,記者首先來到奧體中心的悟本堂,之前的紅色門臉已經全部拆除,兩扇玻璃已被白紙封住。門上除了貼出了上“暫停營業”的告示之外……
解說:悟本堂、大道養生堂,名醫張悟本,院長劉逢軍,一個鼓吹食療治病,一個強調養生調理,都有相關的作品,都有虛假的經歷,這樣的對比也讓人心生懷疑,他們之間到底有多少的相似性呢?
記者:大道養生堂是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成立的?
劉騰 中國經營報記者:大道養生堂應該是2001年9月份在西藏成立的一家公司。
解說:從2001年開始注冊經營,到今天門庭若市的場景,劉逢軍和他的大道堂,顯然比張悟本和他的悟本堂更有歷史。
這是2006年《中國青年報》記者暗訪后采寫的一篇文章,當時文章里就提到:這里養生“咨詢”費用比正規醫院掛號看病還要貴,301元咨詢3分鐘,31元咨詢30秒。
在當時大道堂的網站上,企業概況一欄還有如下說法:“2004年起,大道堂先后組織全國培訓班四期,培訓近兩千人次——國內30個省市相繼建立近300個大道養生堂,數以十萬計的人經非醫療養生調理而受益。”
懷疑似乎早已有之,但是經營已經十年,正式的注冊證書以及大廳內顯眼處來自多家媒體上刊載的報道文章,又讓很多消費者不敢懷疑。
字幕提示:2010年5月28日 新聞
同期:衛生部今天舉行了一個發布會,邀請眾多的國內權威健康專家,對于目前社會上流行的綠豆可以治百病,喝酸奶將會阻塞血管,高血壓……
同期:神醫還是騙子,有人成他是癌癥的……
解說:今年5月底,就在張悟本和他的悟本堂被關注的同時,6月4日,《中國經營報》的記者來到大道堂進行采訪,發現這里的經營完全沒有受到影響。
劉騰:當時的情況仍然是人很熱鬧,我在門口采訪過幾位到那里就醫的人,我發現由于張悟本的這個事情被戳穿之后,大家對食療已經有了懷疑,但是大家一是帶的錢也不多,試一試看。第二就是,在他那兒親戚朋友鼓勵這幫人去看,慫恿這幫人去看。
解說:想見劉逢軍可并不容易,不但要提前一周電話預約,而且必須用自己的二代身份證做個人信息登記。同時,還要簽上一份公告合同書。
字幕提示:2010年12月29日《焦點訪談》 神乎“大道堂”
北京大道堂中醫養生研究院工作人員:這有一個公告合同書,是他必須要閱讀以后和我們簽字的,不認可這個的話掛不了號。
解說:這個公告合同書中有這樣的重點內容:
字幕提示:2010年12月29日《焦點訪談》 神乎“大道堂”
北京大道堂中醫養生研究院工作人員:我們不是醫療機構,還有一個就是產品是屬于食品不是藥品。
解說:大道堂的大廳中還豎了一個公告牌,上面寫著“本院不是醫療機構”。雖然大道堂聲稱不看病,可是大廳內這些掛了劉逢軍號的人,幾乎都是抱著看病的目的來的。
字幕提示:2010年12月29日《焦點訪談》 神乎“大道堂”
記者:您瞧什么病啊?
咨詢者:類風濕。
記者:他不是說不治病嗎?
咨詢者:咋不治病,調理平衡以后就治病了。
解說:雖然仍是人來人往,但是這塊在去年年底才突然立起的公告牌,還是讓人聯想到了另一位養生大師張悟本。如今悟本堂已經倒下,很多人沒有想到,僅僅幾個月,又一個劉逢軍出現。今天,有媒體以“超級版張悟本現身大道堂”為標題,關注著劉逢軍,而劉逢軍也在關注著自己的未來。在大道養生堂的網站上,11月12日,劉逢軍更名為劉承恩的消息掛在了上面,而更名的原因是為了使中醫養生事業發揚光大、萬古流長。
主持人:看完張悟本還有劉逢軍就感覺到,相關部門比較被動,總是被媒體揭發出來一個以后,然后它們再介入。為什么不可以說發現處理了一個張悟本,劉逢軍就可以受到影響,那多好?
白巖松:是,大家是這么期待的。但首先,剛才不也說了嗎,現在神醫真的越來越聰明了。你仔細想一想,神醫只有把自己弄得越發神的時候,很多的人才更愿意信,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
更主要的一個方面是,當他把自己弄得這么神的時候還規避了很多風險。開頭你說了中醫要望、聞、問、切,這位院長為什么把后三條省了呢?他如果這三條不省,就被人抓到了他非法行醫之實。對嗎?您一聞了,一問了,一切了,您這就是行醫了,所以要抓你的證據很容易了。但是人家就望一眼,你還不能說他在看病,他起碼在口實上說,我只是調養養生。你看一舉兩得,又把自己包裝得非常神,另一方面又規避了風險。
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不能是我們不作為,或者是有關部門難作為的全部解釋。因為這件事情在幾年前媒體多次報道過,強烈的質疑過。就像舉報一樣,媒體已經盡了它的這種職責了,但是為什么依然人家仍然逍遙鬧市當中呢?
主持人:巖松,這個問題你怎么看?因為張悟本的那個悟本堂最終是當成一個違章建筑被拆了。
白巖松:對,找不著依據。
主持人:對,那你說這個最后怎么處理呢?
白巖松:所以他現在就是在鉆這樣的一個漏洞。我覺得有關部門不能被動的,甚至剛才說的“難作為”。你要去研究對策,我們要尋找這種(證據),你比如就像患者接受采訪時說的,“沒病誰來啊”,那當然是在看病了等等。那其實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涉嫌非法行醫。或者說,他有很多地方都是有明顯問題的,我們為什么不能更積極的作為呢?在這樣的機構,其實涉及到很多方面,他要注冊、經營,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怎么就一關又一關全部都通過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