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在美國銷量大幅下降
近4個月來,豐田公司接連爆出油門踏板、駕駛座腳墊、剎車等部件缺陷,先后宣布在全球范圍內召回多款車輛合計850萬輛,這比豐田去年一年在全球售出的車輛還要多。
繼普銳斯、RAV4等車型陸續召回之后,去年全球范圍內售出將近130萬輛的卡羅拉有可能也將面臨召回。
據報道,佐佐木真一沒有說明存在問題的卡羅拉型號、數量和涉及地區。他說,將近100名司機投訴駕車時會感覺對汽車行駛方向“失去控制”,眼下尚不清楚確切原因,可能與剎車系統或輪胎問題有關。
“召回門”很顯然嚴重打擊了豐田的銷量。美國沃德汽車信息庫數據顯示,豐田汽車上月在美國銷量下降16%,自1998年2月以來首次跌破10萬輛。豐田公司16日宣布,打算暫停兩家設在美國的汽車制造廠生產,以應對銷量下降、幫助經銷商減少庫存。
索賠頻頻 日本經濟也受到影響
而美國消費者顯然沒打算就這么輕易原諒豐田。美國當地媒體援引一位參與協調對豐田汽車公司訴訟的法學教授的話稱,豐田可能因大規模召回而在美國面臨幾十宗集體訴訟,涉及賠償金額或達數十億美元。
報道稱,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的法學教授Tim Howard估計,消費者已向法院提起44宗集體訴訟,以每輛汽車平均索賠600美元計算,他估計此次索賠金額可能達到36億美元。
豐田作為日本最大的汽車企業,本次“召回門”事件對日本的經濟也有深刻影響。日本大和綜合研究所18日發表的“豐田汽車召回對日本經濟造成影響試算結果”顯示,受豐田召回事件影響,美國市場日本汽車銷售下降,國內乘用車產量減少30萬輛,日本GDP可能因此下降0.12個百分點,相關產業雇用人數將減少4.9萬人。
大和綜合研究所計算結果表明,乘用車減產30萬輛給日本GDP造成的直接損失為714億日元(1美元約合91日元),汽車零部件、電機、鋼鐵等相關產業損失達3103億日元,此外還包括雇用市場惡化和個人收入減少對個人消費造成的影響,總計損失為6092億日元。
經濟學家渡邊浩志說:“鳩山政府刺激經濟措施約拉動GDP增長0.4%,而因汽車減產,其中1/4可能化為泡影。”
豐田態度:雖然緩慢但不失誠意
面對如此打擊,豐田的態度從一開始的有些遲緩,到現在積極主動承認錯誤,解決問題,這種誠意是顯而易見的。
據媒體報道,豐田汽車公司一位知情的管理人士透露,預計公司總裁豐田章男將公布特別工作組的更多細節;豐田章男已經承諾將領導這個工作組,對豐田汽車的質量控制體系進行整改。豐田汽車近日發布聲明稱,豐田章男和質量總監佐佐木真一將主持這次新聞發布會,預計發布會將公布公司在質量整改方面的進展。
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總裁豐田章男18日表示,將就美國市場的豐田汽車召回問題出席美國國會眾議院24日舉行的聽證會。
這將是豐田公司因一系列質量問題被迫召回數百萬輛汽車后,該公司總裁首次赴美進行相關處理活動。豐田章男表示,他期待此次與美國國會及公眾交流的機會。
媒體態度:美日打嘴仗
媒體對豐田的態度,也從單純的指責到積極配合豐田渡過危機。畢竟,這個企業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深遠,它的倒下對美國、日本的經濟都沒有好處。
不過,美國和日本媒體恐怕是斗爭最為明顯的一對。
美國媒體大肆渲染“日本制造不行了”的氛圍,而日本媒體則積極為自己人鳴不平。《洛杉磯時報》更是報道稱,美國16個州的22家律師行準備向豐田發起集體訴訟,指責豐田的召回行動給車主們造成了20億美元的損失。《紐約時報》將豐田的困境放大到整個日本經濟的問題。該報的一篇報道稱,曾經是日本全球經濟地位上升標志的豐田公司,如今成了日本經濟走下坡路的最顯著表現。即便在召回事件之前,中國和韓國已經開始在從半導體到平板電視在內的關鍵領域趕超日本。
報道援引日本專家的話說,“按這個速度,日本將沉到海底。如果豐田有問題,日本就有問題。”
日本媒體則認為,這是美國為自己本國的制造業鋪路,借此機會打擊豐田,使得其本國的通用、福特、克萊斯勒在“豐田危機”中崛起,以擺脫去年一年的“破產風潮”。
其他國家的媒體似乎則更為公正一些,歐洲媒體著重于挖掘豐田“召回門”的深層原因,而有韓國媒體更是發表評論員文章稱,此次召回事件更體現了豐田汽車雄厚的實力,不應對豐田公司落井下石。
中國媒體更關心的是,豐田在中國的兩個合資企業——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所生產的車型是否也在召回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