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只是冰山的一角,但比亞迪長期備受詬病的產品質量問題誘因終于浮出水面。
人情與地域因素使比亞迪選擇零配件供應商時,放棄了專業和行業標準,而超低成本運作、采購管理混亂的比亞迪已經滿目瘡痍。在王傳福電動車計劃仍停留在夢想階段時,比亞迪的傳統汽車行業已經四面楚歌。
供應商全國排名靠后
近期,在百度貼吧比亞迪專區上,有自稱比亞迪供應商以及比亞迪內部員工的知情人士,相繼爆出比亞迪采購部在采購機床時,選擇的是臨近比亞迪總部深圳龍崗區的捷甬達機床,且捷甬達機床的產品質量以及服務均不能滿足基本的生產要求。同時,該貼吧有知情人士回帖透露,“一、二百個人的小作坊,比亞迪買它的機床樂此不疲,有時候還特殊采購。這個公司沒有生產能力,所有的機床上的東西都是東一家西一家買回來再拼湊起來,但它什么都能做,從人家那里把機床整機買回來,換上自己的商標再高價賣給比亞迪。”
隨后,有自稱是捷甬達工作人員蔣立剛的網友在該貼后回復稱,“捷甬達在深圳的工廠員工已有300余人,比亞迪有很多使用部門、采購部門及審查部很多都到捷甬達考察過,而且今年捷甬達又擴大了廠房并已投產,且2009年捷甬達在全國機床行業排46位。”對此記者聯系到了蔣立剛,他表示十分肯定自己在網上留言屬實,并表示比亞迪采購捷甬達的機床應用在了汽車、電池等多個方面。
對于比亞迪為何會選擇全國排名第46位的供應商等相關問題,記者電話采訪比亞迪汽車副總王建均時,他要求記者詢問公關部,而記者電話詢問公關經理徐安時,他表示“我們只是汽車銷售公司,(采購的)情況不清楚”,記者詢問是否能提供相關責任人采訪時,徐安則表示,“他們(采購部)不對外。”
本報記者采用郵件方式聯系王傳福,并嘗試聯系王傳福的助理,但記者發稿,郵件、電話和短信溝通均未得到回復。
記者經過調查發現,捷甬達總部廠址和比亞迪總部同在深圳龍崗區,同時捷甬達的董事長陳杰與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也共同出現在2008年底龍崗區民營工委黨務工作者培訓班人員名單中。
零配件精度受影響
事實上,記者在網上搜不到有關捷甬達在全國機床行業排名第46位的證明,同時,與捷甬達300余名員工的規模相比,一些全國排名前20位的機床企業,其員工普遍在10000名以上。
有業內人士指出,機床產品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生產出來的模具以及零配件的精密度,而汽車模具以及零配件的精密度又直接影響到整車組裝時的接縫、整合程度等多個方面,畢竟汽車是由各種零配件組裝而成的。
而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消費者針對汽車質量和服務的投訴同比增加56.4%,比去年上半年上升15%。在汽車質量問題投訴中,發動機、變速器及車身附件成為投訴重點,占到投訴總量的60%。以百度貼吧比亞迪區有自稱比亞迪員工的留言“比亞迪第十六事業部采購捷甬達機床質量很差”為例,比亞迪第十六事業部主要涉及:車身結構件、底盤懸掛、制動器等,如果制造車身結構件、底盤懸掛、甚至是制動器的精密度存在問題,其整車的品質可想而知。
本報記者電話采訪了捷甬達員工蔣立剛,他說,“比亞迪各事業部都有采購捷甬達的機床產品”,對此,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指出,“也就是說比亞迪不僅在汽車模具以及各零配件方面可能存在精密度不高的問題,同時比亞迪的電池制造也存在一定的隱患。”該業內人士表示,“傳統的量產車都是流水線化,而比亞迪卻走人工路線,在產量大的情況下,品質自然難以保證,這或許是比亞迪汽車總是毛病不斷的原因。”
導致質量問題層出不窮
自今年以來,多家投訴網站不斷接到比亞迪車主投訴,稱保修期內的比亞迪汽車多處關鍵部件可靠性低,有車主甚至提車后第三天即發現剎車失靈,不久便水箱漏水,油管還存在漏油情況。
8月11日有媒體報道稱,比亞迪F0汽車面臨嚴重的發動機故障。“好不容易買輛車,都變成拖拉機了。車啟動和行進時噪音很大,有嗒嗒聲,車身還有抖動現象。”長春車主陳先生在媒體采訪時表示。
對此,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汽車這類商品同家電一樣,由成千上萬個零配件組裝而成,只要有一個或幾個零配件精密度不達標,便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也就是消費者理解的產品質量問題。”如此一來,似乎比亞迪汽車產品質量屢遭投訴,比亞迪深陷“質量門”便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今年5月底,福建漳州車主魏先生向當地媒體投訴稱,在5月8日購買了一輛比亞迪F3R,可不到20天時間,開了還不到1000公里,便出現發動機油管脫落的情況,漏油很厲害,幸沒有發生爆炸。魏先生此后多次致電比亞迪廠家要求退車,但比亞迪方面始終未明確回應他的退車要求。
而面對車主們對汽車質量的質疑,比亞迪汽車4S店均表示,“這是正常的表現,不存在任何問題。”對此,有消費者無奈地表示,“我們只能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比亞迪汽車出現產品質量問題的確是正常的表現,不出問題才是不正常的。”(來源 《精品生活》周報 佟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