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浙江貝因美科工貿股份有限公司將上會接受發審委審核。記者注意到,其實這并不是貝因美第一次遞交上會材料,早在2010年12月6日,證監會就公告稱,暫緩表決浙江貝因美科工貿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請。
僅3個月,貝因美再獲上會機會,不過,在這次披露的招股書里,貝因美此前被質疑的股權復雜問題并沒有改變。此外,記者發現,對于2010年上會前被曝光的“營養米粉驚現活蟲”以及健兒成長配方奶粉導致廣東肇慶寶寶身體出現嚴重過敏等產品安全問題,在招股書里依然沒有任何提及。
昨日,記者致電貝因美董秘劉暉宇,劉暉宇直言:“現在不回應任何質疑。”
產品被投資者投訴
貝因美招股書里強調,2008年9月,順利通過國家質檢總局三聚氰胺專項抽查,是少數未被檢測出三聚氰胺的國內知名嬰幼兒奶粉企業之一。
但是,記者在食品安全網上投訴中心發現,在2010年8月至2010年12月有超過10起關于貝因美的投訴。其中,包括貝因美奶粉深陷“紅疹門” 以及營養米粉驚現活蟲等投訴報道。
其中,一條發布于2010年10月6日的投訴稱,諸暨璜山鎮的馬女士在給寶寶沖泡的“貝因美”營養米粉中,竟然出現了一條蟲子。后怕之余,馬女士進行了投訴,最終獲得了140元賠償。
不過,在貝因美招股書里并沒有提及相關產品安全問題。
記者注意到,在食品安全網上投訴中心還有關于“貝因美涉嫌利用黑客刪除網絡負面信息”的報道。投訴稱,通過百度等搜索引擎查找到的一些該網頁面,點入后沒有內容,只能在百度快照里查看,極不方便。
昨日,記者在百度查閱貝因美相關負面新聞時發現,確實有部分頁面內容被惡意掩蓋。
創投投機味濃厚
上海一位投行人士向記者透露:“此前貝因美IPO暫緩的主要原因,就是突擊入股現象嚴重。”
查閱招股書后記者發現,公司總計共有48位股東,其中法人股東16位,自然人股東32位。親貝網訊,從2000年到2009年進出貝因美的非自然人股東有23家。公司總計經歷5次增資擴股,7次股權轉讓,引入15家創投,開創國內IPO之最。
眾多創投公司突擊入股現象嚴重。2009年一年內,貝因美總計引入國科瑞華、浙商創投、平安財智、PERPETUAL TREASURE LIMITED、CEL Baby Food Investments Limited、SeaBright China Baby Products Company (Hong Kong)Limited 、FIRST SOLUTION LIMITED、新湖控股、綿陽科技城產業投資基金這9家機構。
計算下來,貝因美的股權結構中,以投資為目的的公司總股本占43.41%,所持股份已高于貝因美的控股股東貝因美集團43%所持股份。其中,持股最多的投資機構是J.V.R International Limited(吉維爾國際有限公司),持有貝因美24675000股股份,占發行前總股本的6.44%。
吉維爾國際有限公司不光自己持股,還將股份分派給他人,第七次股權轉讓時,將持有的300萬股股份轉讓給綿陽科技城產業投資基金。此外,貝因美董事何曉華通過這個注冊于英屬維爾京群島的商業公司間接持有貝因美股權。
最牛保代哥保薦
不光是突擊入股,各家創投機構入股貝因美的價格也“隨性而為”。
2009年11月,股東J.V.R International Limited將其持有的300萬股股份轉讓給綿陽科技城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價格為每股16.67元。2009年12月,股東杭州高新擔保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200萬股股份轉讓給新湖控股有限公司,價格則高達28.55元每股。
一個月內轉讓價超過70%令人驚訝。對此,平安證券保薦代表并沒有做出任何解釋。
記者查閱保薦人身份時,發現其中一位保薦人——平安證券曹玉江竟是2010年3月網上熱議的“最牛保代哥”。去年記者就發現,曹玉江是從專科升上夜大本科,并最終成為年薪高達百萬元的“保代人”。
根據《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規定,取得保薦人資格應當是有3年以上的保薦相關業務經歷。
雖然證監會公示的曹玉江簡歷稱其2007年3月就在平安證券投資銀行部從事投資銀行工作,但是,在注協網站卻發現,2008年,曹玉江在浙江耀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注冊過,也就是說,2008年,曹玉江應該還在事務所執業,可是,在他的簡歷里,并沒有這一年的經歷。如果真的有這段經歷,那么,曹玉江在平安證券保薦業務經歷就沒有達到36個月。
上海投行人士指出,“縱然有眾家PE大鱷擁戴,但是產品質量問題以及投機過于濃厚的股權結構,都會讓發審委委員再三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