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銀行信用卡業務員,騙取客戶的手機號、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后,補辦受害人的手機卡,然后修改受害者的信用卡密碼,在網上瘋狂盜刷。近日,補辦手機卡詐騙再現新騙局,漢口的王先生的手機卡被騙子報停補辦后,騙子通過銀行客服修改了其信用卡密碼,在網上盜刷7600元。
假冒銀行職員上門“辦卡”
王先生今年28歲,某公司職員,在江漢區一公司上班。12月15日,一名20歲左右的男青年走進辦公室,自稱是某銀行的信用卡業務員,名叫劉俊逸,可代辦信用卡。王先生剛好也想辦張信用卡,便將自己的姓名、身份證、工作單位、手機號、辦公電話等信息填了上去。
在填寫時,劉某還問王先生是否在其他銀行辦過信用卡。王先生將自己的一張信用卡出示給劉某。劉某用手機將王先生的身份證和信用卡進行了拍照。劉某離開時,王先生要了其電話號碼,并用手機拍了劉某的身份證做了備案。
竊取個人信息補辦手機卡
12月16日下午3時許,王先生的手機突然出現“故障”,手機提示手機卡注冊失敗。王先生以為自己手機卡出現問題,便打電話給運營商的客服部門。工作人員經過查詢,稱其手機卡是正常的。王先生感到很納悶,便打電話給妻子,讓妻子撥打他的電話。妻子撥打發現,丈夫的手機是通的。接電話的人稱打錯了,不知誰將王先生的號碼轉接到了她的手機上。
“我當天工作有些忙,便于次日上午到漢口多福路的一個營業廳查詢,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手機卡竟被別人在武昌解放路營業廳重新補辦了一張卡。”王先生說,他又趕到解放路營業廳。工作人員查詢后發現,16日下午,一名青年男子持他的“身份證”來營業廳補辦了手機卡。
惡意透支信用卡7600元
從營業廳工作人員提供的“身份證”復印件來看,當時補辦手機卡的人,拿的是一張改頭換面的身份證,姓名及身份證號等信息是王先生的,照片卻是其他人的。地址上還有個明顯的錯字,“硚口”寫成了“橋口”。
營業廳工作人員稱,她們沒有看出騙子提供的是假身份證。王先生撥打劉某的電話,劉某電話一直處于關機狀態。
王先生通過查詢通話記錄發現,他的手機通話記錄里有一個打給銀行客服的電話。“信用卡會不會被盜用?”王先生心頭一緊,趕緊上網查詢,發現自己的信用卡密碼錯誤。
王先生立即撥打銀行客服電話,及時修改了信用卡查詢密碼。但當他再次查詢時發現信用卡被人惡意透支7600元,騙子在網上購買了一批充值卡。
落網時正補辦多張手機卡
18日中午12時,王先生向武昌黃鶴樓派出所報警。一名接待他的民警說,自稱劉俊逸的男子已被警方抓獲,抓獲地點是武昌彭劉楊路的某通信運營商的營業廳,當時騙子還正在補辦他人的手機卡。
王先生通過警方查詢到,劉俊逸的身份證是假的。目前,通信運營公司正與王先生積極進行協商溝通,同時也盡力協助警方破案。
客戶試驗:驚訝修改信用卡密碼“太容易”
王先生說,自己的信用卡最多可以消費9000元,因自己出差用了一些,所以只損失了7600元。
據分析,騙子拿到了他的個人信息后,撥打了信用卡客服電話,回答對問題后,修改了他的信用卡密碼,然后在網上惡意消費。
“騙子將我的手機卡掛失,并進行補辦,懷疑是擔心修改信用卡密碼時,機主接到短信提醒而暴露騙局。”王先生說。
昨晚8時許,王先生當著記者的面,撥打某銀行信用卡客服電話,更改信用卡的查詢密碼。接通后,人工服務的一名女工作人員要求王先生回答身份證號及工作單位。王先生回答對后,該工作人員便要王先生重新輸入查詢密碼。
王先生驚訝地說,如果身份證、工作證及信用卡同時丟失,或者信息泄露,騙子很容易通過撥打客服電話得到信用卡的查詢密碼。而憑此密碼,騙子可以在網上查詢到信用卡賬號的情況,如果再得到印在信用卡背面的一個三位數認證碼,就可以在網上進行交易。
律師說法:辦理程序有漏洞 審查疏忽應承擔責任
湖北靈均律師事務所王欣子律師認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通信運營公司和銀行均需對業務辦理者進行身份審查。因其未盡到相應的身份審查義務而導致的損失,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王律師同時指出,被騙者王先生輕信騙子,過多透露個人信息,也存在疏忽大意。
“用電話修改信用卡密碼有必要,但提的問題過于簡單,答對便可修改密碼,程序上可能有漏洞。”一位業內人士說,如果信用卡丟失,在緊急的情況下,電話掛失或直接修改密碼非常方便。他人攜帶機主的身份證補辦手機卡,營業廳應仔細審查,并配有相應的檢驗機器,識別真假身份證。他人代為補辦手機卡,最好能將補辦的時間推后一兩天,機主發現被騙后可以及時報警,避免損失。
昨日,王先生出示騙子補辦手機號時的業務受理單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