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正在玩耍,由家長自發成立的回龍觀“自助幼兒園”于3月份開班。記者 楊杰 攝
近日,北京市教委公布了開辦小型幼兒園的暫行規定。根據該規定,辦園最小規模不能少于40名幼兒,每班不能超30人,每班幼兒活動室面積不低于60平方米。個人申辦小型幼兒園,必須有北京戶籍,在京有固定居所。新規表明,申辦小型幼兒園在房屋面積、招生人數方面門檻降低。
近年來,幼兒入托難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公立園難進、私立園太貴困擾著眾多北京家庭。因此催生了很多打了法規擦邊球的“灰色幼兒園”。這些幼兒園大多以親子班、早教班注冊,提供“全日托管”,園址或在小區底商、會所,或在民宅內。此外,還有家長及公益機構自辦的“幼兒園”,其中就有此前備受關注的回龍觀“自助幼兒園”、“四環游戲小組”等。昨日,多位“灰色幼兒園”創辦者和家長表示,希望借新政早日轉為合法身份。
本報訊 “招滿40孩子,房屋達標、有北京戶口可申辦幼兒園”,近日,這個“利好消息”在回龍觀百余小型幼兒園之間傳遞。經營者們表示,希望將“灰色幼兒園”轉正。此前備受關注的回龍觀“自助幼兒園”也表示希望早日獲合法身份。
回龍觀“自助園”盼轉正
今年3月,經過近一年籌備,由社區醫生徐時和家長們發起的回龍觀“自助幼兒園”開學,首批8名幼兒入托,幼兒園面積800平方米。由于人數等尚未達到辦園標準,“自助園”目前掛靠在一家民辦幼兒園名下。家長們表示,自從籌辦“自助園”開始,他們最希望成為合法幼兒園。“新政出臺非常及時,是我們夢寐以求的。自助園正在考慮根據新政辦理合法資格。”一位家長說,媒體的關注使該園名聲在外。“畢竟沒有合法資質,家長擔心哪天被叫停,更擔心影響孩子。”
昨日,“自助幼兒園”發起人徐時說:“我們不打算一直‘黑’著,轉正是一定要辦的。家長們都在關心新政策的細則早日出來。”
打工子弟園打憷北京戶口
在流動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區,存在大量“打工子弟幼兒園”,這些幼兒園沒有教委頒發的辦學資質。針對申辦小型幼兒園新政的出臺,多名打工子弟幼兒園負責人表示,他們也希望轉正,但新政規定“申請人必須有北京戶口”是道門檻。
昨日,回龍觀城北市場附近打工子弟學校一位溫姓校長說,他為打工子弟幼兒園轉正已經奔走8年了,但因房屋、師資等原因一直沒獲批。按照此次新政,他們基本符合標準。“現在有100多個孩子,教室100多平方米。但必須是北京戶口的規定又使轉正的希望不大。”
【調查】
早教班“全日托管”60余孩子
以往,辦理幼兒園的相關法規要求,至少招滿6個班、180名幼兒以上方可申辦幼兒園。多數想開辦小型幼兒園的機構無法達到上述標準。由于孩子入托難、入托貴長期存在,催生了眾多“灰色幼兒園”。
記者在回龍觀等地區了解到,“家庭幼兒園”是在當地存在最為普遍的一種“灰園”。大多是幾個家長聯合起來,把孩子放到某位居民家,共同出資請老師。回龍觀龍澤苑一家“家庭幼兒園”位于一層的一套居三室,客廳是教室,其中一個房間是休息室,擺放著幾張小床。還有一個房間作為活動室,擺放有許多玩具。另外一間是兩位老師休息、辦公的地方。幼兒園負責人說,目前沒有資質,老師工資及房租每月每位家長出2000元。“我們沒打算轉正,因為太小。”
還有一些“灰園”以早教班、親子班等方式存在,持有“早教中心”的合法資質,在工商部門注冊。前日,在新龍城附近一條街的底商,500米內有3家類似的“幼兒園”。當地居民稱,這樣的“灰園”遍布回龍觀各小區,有幾十家,很多小區的孩子在此解決入托。
前日,記者進入其中一家。園內分為幼兒班和親子班,親子班收費較低,主要為幼兒班培育生源。幼兒班有60多個孩子,老師10多位。園方負責人稱,他們基本符合“轉正”條件,會盡快申請。
多位“灰園”負責人表示,他們能方便就近入托、減少接送孩子的交通成本,但長期發展面臨困難。“通過審批要有醫務室、保安、廚房廁所、活動設施,這些成本都很高。”
【辯論】
“辦園須北京戶口”是否合情理?
在近日北京市教委新公布的開辦小型幼兒園的暫行規定中要求,小型幼兒園申請人必須是北京戶口。近日,多位家長、“灰色幼兒園”經營者表達了不同的觀點。
正方 有北京戶口可防卷款潛逃
多位家長對“北京戶口”的規定表示支持。回龍觀一位家長說,近幾年時常從報紙上得知,某家小型幼兒園的經營者攜款潛逃,導致家長破財,孩子失學。此外,媒體還報道過一些民辦幼兒園突然關張、老師工資被托欠的事件。如果小型幼兒園的法人代表都有北京戶口,有固定住所,就算跑得了和尚也跑不了廟。
市民張女士表示,一些小型幼兒園雖然離她家很近,但園長和老師多是外地口音,感覺不太信任。
反方 非京籍有能力辦園卻受限
回龍觀龍躍小區一家民辦幼兒園的家長陳女士說,許多符合轉正硬件條件的幼兒園負責人都是外地來北京創業的。“北京戶口”這條規定將為其轉正增加阻力。此外,打工子弟幼兒園也將面臨無法轉正的尷尬,一直“黑”下去。
市民李女士則說,她有一位朋友是在北京生活多年的臺灣媽媽,經常幫助所在小區的上班族照顧孩子,曾打算利用自家百余平方米的房子開辦幼兒園。據她所知,在望京地區也有想為韓國孩子開辦家庭幼兒園的韓國媽媽。李女士說,“北京戶口”的規定不僅對外地人,對生活在北京的外國人也會形成門檻。
中立 尋求合作擔保各取所需
回龍觀“自助幼兒園”發起人徐時認為,政府這么規定肯定基于一些現實的考慮。外地申請人可以采取合作方式來解決。比如投資人有北京戶籍,但缺少幼兒教育資質和經驗。雙方可以一個出錢一個出力解決問題。
還有家長建議,比如對外地申請人可以采取北京擔保人制度,不限制外地人辦園,但應該有相應的財產和人員擔保。這樣就解決了經營安全的問題,又不涉及戶籍歧視。
豐臺區教委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戶口規定或許出于安全保障的考慮,便于管理。
說法
取締黑園指導“灰園”轉正
昨日,豐臺區教委一名工作人員介紹,市教委出臺小規模辦園新規定以后,豐臺區教委采取一系列措施,第一步是對沒有資質,衛生、安全達不到要求的幼兒園進行取締。第二步教委聯合工商、公安、衛生等9部門對全區的“灰色幼兒園”進行排查,對符合辦園條件的,鼓勵其轉正。對不達標的,將一項一項指出,讓他們達到轉正標準。
家庭園難達標將限制招生
該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將組織這些園方人員進行培訓,引導他們依法辦園,并組織到一些符合標準的幼兒園參觀學習。對于安全等方面達不到標準,無法轉正的,將不允許存在。對于家庭園,規模太小無法轉正的,將限制其招生,并逐步取締。據其介紹,豐臺區已加快對符合小規模辦園資格的審批速度。(記者 朱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