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氫化油、人造奶油……上一周來,關于人造奶油可導致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疾病的高發,危害堪比殺蟲劑DDT的消息層出不窮。而消費者發現,現代食品中,蛋糕、派、蛋撻、巧克力、面包、餅干等食品中均含有植物奶油,甚至連咖啡伴侶等食品中也少不了植脂末的成分。
目前,衛生部表示正組織開展反式脂肪酸風險監測評估工作。但有專家則表示,人造奶油的危害可能被夸大了。
雀巢稱產品質量符合世衛標準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雀巢的咖啡伴侶中含有植脂末成分。而氫化植物油作為植脂末中的主要配料,被證實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大量食用可能對人體心血管造成傷害。
該報道同時指出,雀巢在某些國家和地區正在大力宣傳植物奶油的危害性。其中在雀巢中東地區官方網站上,雀巢詳解了植物奶油的危害:“你不要以為植物奶油來自植物,所以會更健康。其實它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后者被證明對血脂不利并有可能引發心臟病。”雀巢方面同時提醒消費者應該認真檢查食物成分標簽:“如果氫化植物油被列在成分表的前幾位,那么其含有更多反式脂肪酸的可能性就越大。”
對此,雀巢中國方面周五給本報記者發來聲明表示,所有雀巢咖啡伴侶產品都是絕對安全可以食用的。在雀巢咖啡伴侶中,氫化植物油起到在感官方面提供良好口感的作用。植物油經過氫化作用可以避免油脂被氧化,從而保障和維持最佳品質。
根據這份聲明顯示,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應超過總膳食攝入能量的1%。雀巢承諾,所提供的產品使消費者的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低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限量。而根據雀巢的分析結果,日常飲食中雀巢咖啡伴侶產品所含有的反式脂肪酸是微乎其微的,遠遠小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限量。
烘焙行業將受打擊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食品及飼料添加劑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人造奶油在食品行業中被廣泛使用,蛋糕、派、蛋撻、巧克力、面包、餅干等食品中均含有植物奶油。人造奶油的功效顯著,它可以增加食品的脆度,提高食品的口感,為各類行業尤其是焙烤行業所喜歡。據悉,植物奶油中一般含有20%的反式脂肪酸。
而反式脂肪酸正是將人造奶油推上輿論浪尖的主要原因。中山大學公共衛生營養學院營養學系教授蔣卓勤介紹,過量攝入反式脂肪酸將會使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增大。相對于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的“副作用”更大。
而根據相關部門對2005年到2009年國內市場上的52個食品品牌、167種加工食品進行測定,87%的樣品含有反式脂肪酸,包括所有的奶酪制品、95%的洋快餐,蛋糕、面包、炸薯條類小吃等;約90%的冰淇淋、80%的人造奶油以及71%的餅干中,均含有反式脂肪酸。實際上,反式脂肪酸也存在于很多動物性產品中,如牛肉、羊肉等肉類,動物奶油、黃油、芝士等。
但有專家表示,中國人的膳食結構與西方不同,奶茶、咖啡與西方的飲食習慣相對應,除非消費者大量食用西式食品,一般來說反式脂肪酸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并不大。而至于人造奶油中的搗蛋分子氫化油,全國每年的產量在10萬噸左右,而今年全國食用油的消費量約為2300萬噸,因此氫化油的占比很少。另外一項公開的調研顯示,我國反式脂肪酸人均攝入量占人體能量的百分比僅為1.4%,比日本的1.8%還低,沒有攝入過量的危險。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與營養所研究員張堅介紹,在歐洲,反式脂肪酸的人均日攝入量,男性在2.4克左右,女性在2克左右。而初步的監測結果顯示,目前我國居民的反式脂肪酸人均日攝入量是在0.6克左右,遠低于歐美國家報道的水平。
有行業分析師則認為,人造奶油引發的危機,或將對烘焙行業造成不小影響。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認為,近年來,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各種食品安全隱患的存在都會改變他們的消費觀,反式脂肪酸有害健康的消息必定會導致他們減少對富含該物質的食品的攝取,如此必定不利于焙烤行業。另外,隨著國家加快限制氫化油生產的立法進程,相關行業又將面臨成本上升的局面。
據悉,衛生部正在組織開展了反式脂肪酸風險監測評估工作。同時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中,規定了原料中不得使用氫化油脂,反式脂肪酸最高含量應當小于總脂肪酸的3%。
南方日報記者 吳旦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