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苗慧)昨天,外媒報道稱,因“消費者使用這4款避孕藥可能形成的血栓風險或高于其他同類藥物”,德國拜耳旗下四款避孕藥目前正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FDA)進行再評估。據悉,其中一款藥物在中國有售。拜耳醫藥保健(中國)表示,目前未有對相關藥物的使用調整。
據報道,今年5月上旬,拜耳醫藥在美遭遇訴訟。一位18歲的女大學生在服用避孕藥Yaz(香港名為優悅)后因心臟停搏而猝死,其死因被指與服用Yaz引發的血栓有關。《英國醫學雜志》此前發布的兩份報告顯示,相比傳統避孕藥,Yaz中含有的荷爾蒙屈螺酮成分會使服藥女性患上血栓的風險提高兩到三倍。為此,FDA對拜耳旗下包括 Yaz、Yasmin、Beyaz和Safyral在內的四種避孕藥展開“調查”。
昨天,拜耳醫藥保健(中國)在其官方網站上發文稱,FDA目前正在就各項研究結果進行安全性評估,并基于可獲得的所有信息進行全面的風險收益評價。FDA文中指出,患者在未和醫生溝通之前,不應該停用藥品,拜耳在美國所有相關避孕藥的說明書沒有任何變化。
據悉,四款避孕藥中,Yasmin(優思明)2009年在中國內地上市,以處方藥銷售,由拜耳醫藥保健廣州分公司生產。對于該藥目前的可用狀態,拜耳醫藥保健(中國)相關負責人表示,數據再評估是FDA對上市后藥品進行安全性評估是藥品管理的常規程序,并非“調查”,且結果尚未出來,并不涉及商品下架等一系列安全問題,可繼續使用。